25岁的鹦烈鹏来到溥仪的府邸时,见到了溥仪的弟弟溥杰,鹦烈鹏紧张地问溥杰:“见了皇帝,是不是要下跪?我不懂宫里的规矩。”
“不用不用,见了皇帝请个安就行了。”溥杰笑着回答。
溥杰的性格比较随和,对鹦烈鹏也很热情,他很喜欢这个年轻人。
在中国古代,御医是一个高危职业,一不小心就人头落地。
在鹦烈鹏出生前的年,大清就已经灭亡了,溥仪在日政府的扶持下建立了伪满,他是一个傀儡皇帝,在社会上是不被承认的。
而末代皇帝溥仪的“威名”,仍然让鹦烈鹏这个年轻人瑟瑟发抖。
那时候溥仪的周围仍然有一些人把他叫做“皇上”,对他称臣跪拜。
溥仪的府邸明明已是一只鸟笼,溥仪却把它当成做皇帝梦的虚幻宫殿,他一天都没有放下“皇帝”的臭架子。
父亲一直想让鹦烈鹏学法律,但是他却违背了父亲的意愿,选了医学专业。
在大学入学的时候,鹦烈鹏对父亲说:“我只想为老百姓服务,不想人。”
多年后他终于明白父亲的用心良苦,因为御医确实不好当,大学毕业后他还是被命运捉弄,又到了“深宫”之中。
一入“宫庭”深似海,成中国最后一位御医
年,爱新觉罗·鹦烈鹏·鹏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鹦烈鹏的叔叔爱新觉罗·书堂是清代名医,曾经为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看病。
鹦烈鹏从小很淘气,8岁前一直玩玩闹闹,8岁后才被父亲送到私塾读书。
虽然他性格调皮却聪明伶俐,一旦用起功来,就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
那时他一边上学,一边跟着叔父看医书,对医术很感兴趣。
20岁时,鹦烈鹏考入了哈尔滨军医学校,立志要为老百姓看病,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了西医内科,还自修了中医科学。
年毕业后,鹦烈鹏被分配到伪满第三管区当军医。
从军后的第二年,叔叔书堂去世了,伪宫庭里又缺了一位御医。
通过伪满军政部层层考察,鹦烈鹏被“幸运”地盯上了,伪满军政部发了一份“公事”到他手里。
鹦烈鹏得知要到“皇帝”身边当医生,他吓坏了,连忙以年轻经验不足为由推脱。
上级部门紧急地给他颁了份军令,文件上面还加上了一句话:如有违令者,军法问处!
年鹦烈鹏无可奈何地整理衣物,坐上了去长春的火车。来到长春的第二天,溥仪的弟弟溥杰带着他去了溥仪的府邸。
溥仪喜欢书法绘画,门庭上题着“安逸室”三个字,家里收藏了很多明清时期的书画和古玩,让鹦烈鹏大开眼界。
溥仪是一个不怒自威的人物,他总是一副冷冰冰的面孔,不苟言笑。
为了体现他至高无上的威严,很少主动说话。
见了溥仪之后,鹦烈鹏不知道怎么跟他打招呼,只觉得自己紧张得要命。
看到溥仪冷冰冰的样子,鹦烈鹏更加手足无措、谨小慎微。
看到两个人都没有说话,溥杰打破了两人的冷场局面:“鹦烈鹏很像他的叔叔,医道不错,人又可靠。”
博仪终于开口说:“是啊,听说你的医道好,咱们都是一个大家族的……”
这样,两人算是打了招呼,见了面。
鹦烈鹏每周都要对溥仪进行健康会诊,并且随时等候溥仪的召唤。
古怪皇帝难伺候
溥仪的性格比较古怪,而且疑心很重,他总是觉得“总有刁民想害朕”,衣食住行都十分小心,每次鹦烈鹏开了药方总是会亲自检查。
有一次溥仪得了感冒,鹦烈鹏开了药方之后,溥仪又在上面加了两味药。
后来溥仪病好如初,他得意地说:“加了两味药,真是受益匪浅啊!”
鹦烈鹏这才得知,原来溥仪也懂一些医道。
其实不加这两味药病也会好,加了反而有副作用,是药三分毒,但是鹦烈鹏不敢和他争论。
溥仪对中医很推崇,几乎嗜药如命,喜欢服用大量的滋补中药,身上只要一有点病痛,就会吃药。除了篡改鹦烈鹏的药方之外,他还时常自己开药方自己吃。
在伪宫殿中,准备了汉药柜和西药库随时备用,很多普通药铺缺货的犀牛角等珍贵药材都有富余,内服外治的应有尽有,西药库还备有很多国外的名药,让人咋舌。
鹦烈鹏在照顾溥仪的时候时常小心翼翼,唯恐出了纰漏。
所谓“伴君如伴虎”,作为一个专业医生,鹦烈鹏每天沉浸在被患者支配的恐惧之下,他终于明白父亲当年的想法,那段时间他总是如覆薄冰。
当时溥仪虽然是个傀儡皇帝,但也有一定的特权,气场这块总是拿捏得死死的。
溥仪行使“皇帝”的权利就是在这个小范围中,他对所有底下当差的人都很苛刻,连买菜的工作人员,都要进行特务似的秘密盯梢和盘查。
御医的地位虽然比普通工作人员高一些,说起来,鹦烈鹏和溥仪还算是亲戚,但他很拘谨,为溥仪号脉时都不敢坐下。
当时还有一个精通医术的名医叫溥津,和溥仪算是同辈。
鹦烈鹏常和他一起聊天,有一次,他邀请溥津一起帮溥仪看病,溥仪自始至终都没有给他座位。
后来溥津回去就破口大骂:“有什么了不起的,他当他的皇帝,我行我的医!”
让医生坐着号脉是患者该有的“自觉”,也是对中医最起码的尊重。
溥仪喜欢用黑管奏乐,还喜欢和一些大臣们一起合奏,演奏的时候会邀请鹦烈鹏一起观看。
只有这个时候,溥仪的表情才会神采飞扬,脸上露出一些笑容。
而溥仪的弟弟溥杰性格比较随和,也完全没有架子,有溥杰在的时候,鹦烈鹏就会感觉轻松很多。
溥仪的脾气很坏,就算对弟弟溥杰也一样。
有一次溥杰看到溥仪的龙袍很好奇,就穿上试了一下,溥仪得知后大发雷霆:“龙袍怎么能随便试呢?”,随后把溥杰打了一顿。
溥杰被打了之后在家里休养,鹦烈鹏和几个好友还特意去看望他,也是在那时候,鹦烈鹏和溥杰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鹦烈鹏和一位旗人女子徐晶结婚的时候,溥杰还亲自去参加,两人的友谊保持了很久。
鹦烈鹏用自己的医术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后来慢慢地溥仪对他也没那么严厉苛刻了。
除了为溥仪服务之外,另外一些大臣,比如民生部大臣熙治、知府大臣金卓等人,溥仪也会安排他去诊治。
关入抚顺监狱28年
年伪满风雨飘摇,进入覆灭状态,溥仪觉得自身难保,他的精神状态不太好,让身边的人离开。
鹦烈鹏临走时,溥仪还送给他一个“御用苍龙丸”的配方。这个“御用苍龙丸”是隋朝流传下来的秘方,溥仪交待鹦烈鹏,这个配方只许用,不许卖。
鹦烈鹏带着孩子和老婆回到了老家辽宁清原,离开了伪宫庭,过起了平凡百姓的生活。
此时他反而觉得很轻松,开始走街串巷地帮老百姓看病。遇到穷苦人家的病人他就免费,期间有官家请他当私人医生,都婉言谢绝了。
经过两年时间,鹦烈鹏赚了钱之后,在县城里开了一个私人诊所,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溥仪在沈阳逃亡后被俘虏了,逮到了苏联囚禁了五年,溥仪身边的人如同树倒猢狲散。
新中国成立后,溥仪被押解回国,所有跟他有关的人都要接受调查。
年,因为鹦烈鹏服侍过溥仪,被关入抚顺监狱,这一年他35岁。
鹦烈鹏进去了之后,竟然发现溥仪也在那里,曾经高高在上的“皇帝”,成了一个阶下囚。
他非常想念好朋友溥杰,后来遇到溥杰的时候,发现对方也苍老了很多。
鹦烈鹏对溥仪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因为服务伪满服务溥仪的缘故才坐牢,但是在伪宫庭中的那几年,他也了解了更多的宫廷秘方。
后来,末代皇帝御医的名号也让他享誉国内外。
有一次,鹦烈鹏在放风的时候对溥仪说:“你上次送我的那个御用苍龙丸,我一直都没有舍得用。”
溥仪回答:“这东西就是治病的,无论什么时候也不能卖钱。”
鹦烈鹏在监狱里还遇到了一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比如杜聿明、黄维等人,他更加淡然了。
在抚顺监狱的生活相对比较自由,大家每个月会有40斤的细粮,压根都吃不完。
大家每天会看报纸或学习,接受思想教育。
鹦烈鹏有特殊技能,派了大用场,经常给战犯们看病,那时候还能跟那些大人物一起神侃聊天,日子过得还算充实。
年,溥仪和杜聿明等人在第一批中得到了特赦。
次年,溥杰获得了特赦,临走的时候跟鹦烈鹏说:“表现积极一些,出来以后还是个好医生。”
年,溥仪因为尿毒症离世,跟平时嗜药如命的习惯有很大关系,而鹦烈鹏还在狱中,无法为他送行。
年,鹦烈鹏也被特赦,在监狱里出来的时候,他已经63岁,外面的世界早已物是人非。
这时,妻子已经在8年前去世,父母也早已不在人世。
溥杰得知鹦烈鹏出来了之后,专门写了一封慰问信,鼓励他不要灰心,有一身技能要为社会做贡献。
鹦烈鹏依然有一颗救死扶伤的心,总是想着完成年轻时的夙愿。
于是在当地部门的帮助下,鹦烈鹏开了一家诊所,凭着在当地“御医”的名气,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悬壶济世,医者仁心
在沈阳的中国医大有一位老教授的女儿患有青紫脸,到处求医问药也没有效果。
经过别人的推荐之后,老教授带着女儿慕名而来,鹦烈鹏用自己掌握的独特配方,加上外敷用药,把这位女孩的病彻底清除了。
鹏的名号越来越响,很多人都前来看病。凭借着精湛的医术,他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老百姓们送来了几百面锦旗感谢。
鹦烈鹏和溥杰一直有联系,好几次,溥杰的妻子患了病,就邀请他去北京帮忙看病。
鹦烈鹏总是欣然前往,每次治疗的效果也非常好,书法颇有造诣的溥杰还写了“慈航普济”四个字感谢。
年,溥杰去世了,鹦烈鹏赶往北京送溥杰最后一程。
在那段艰难又拘谨的“深宫”岁月中,溥杰给了他难以忘怀的温馨友谊,鹦烈鹏跟着灵车把溥杰的骨灰送入八宝山。
80多岁时,晚年的鹦烈鹏依然满头黑发,思维敏捷,还坚持为老百姓看病,他手里有很多药方,一部分捐献给了国家相关部门。
有一次,医院院长王立宝特意赶来想买“御用苍龙丸”,准备花万元的大价钱收购,鹦烈鹏曾用这个药方治好了很多病症。
鹦烈鹏当时就拒绝了:“秘方是祖国的,我哪能把它卖钱呢。”
后来,鹦烈鹏分别把两个重要秘方送给了当地的两个药企,造福更多的老百姓,药企送来了丰厚的报酬,但鹦烈鹏一分也没有收。
鹦烈鹏是一代名医,如今岁高龄仍在行医济世,坚持为百姓看病。
他身兼数职,是好几个医药公司的技术顾问,时常帮药厂修改方剂,生平和事迹被收录在《中国名医列传·当代卷》中。
鹦烈鹏的一生跌宕起伏,他如同被命运裹挟的一颗棋子,因为生不逢时、造化弄人。他决定不了自己的上半生,而下半生,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而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