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24年,丈夫照顾尿毒症妻子5年——
朴素的话语藏着婚姻最宝贵的东西
■记者俞旻星
在工作中,唐红亮是身穿制服的税务执法人员,负责税收违法案件的查处工作;而在生活中,他笑言自己是一位普通的丈夫,“我们结婚24年了,以前还会吵吵架,但5年前妻子患上了尿毒症,我照顾了5年,没再拌过嘴,夫妻就是这样的!”
唐红亮和妻子沈雁群的经历,让我们相信,爱情的姿态有千百种,家庭的温情却只有一种——不论风雨,都要携手同行。
妻子生病迟迟不好一检查竟是尿毒症
唐红亮出生于年,周王庙人,年进入税务系统工作至今。这些年,他负责过的岗位多且不易,工作地近的去到许村、袁花、盐官,远的去到过福建福州,“特别是我儿子上幼儿园时,我在外地工作,全是妻子一个人照顾儿子和这个家。”回忆往昔,是对妻子的心疼和愧疚。
原本平静、美满的生活,在年时遭遇了变故。11月时,沈雁群因为一直咳嗽好不了,被唐红亮“逼”医院检查。检查的结果让丈夫至今记忆犹新,“‘你是尿毒症’,医生说得很直接,没有多余的字,我老婆听到后眼泪直接掉了下来。”当天,医院,因为没有床位,只能住留观室,到第二天晚上才等到空余的床位。
“第一次做血液透析的时候,我不能陪她进去,只能透过血透室的小窗户看她。看到一根根红色管子,你要说我不紧张,那是假的。”唐红亮说,为了方便照顾妻子,之后他们选择了腹膜透析,“因为腹膜透析在家也能做,只需要一个无菌室,每天3次、12个小时,记录相关数据就可以。”
回到家后,唐红亮把一个闲置的小房间“改造”成了无菌室,“其实也没别的办法,我只能每天用消毒水把小房间里的家具都擦一遍,再用紫外线消毒。”而这一看似简单重复又极为重要的事情,他一做就是3年。
做腹膜透析的生理盐水需要专门购买,这也成了唐红亮的分内之事。医院搬10箱回家,一箱30斤重,但唐红亮家住3楼,又没有电梯,只能靠着人力一箱一箱往上搬。“搬第4箱的时候我就冒汗了,要休息半个小时才能接着搬。年纪上去了体力真的不行了。”他笑着叹了口气,好在后来同事们知道这件事后,每次搬水都会来帮忙。
在唐红亮家里,还有一本特殊的食谱,上面记录了妻子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因为生病,沈雁群其实可以吃的东西不多,胃口也不好。尽管这样,唐红亮每天还是会在有限的选择空间里换着花样给她做好吃的。“我去菜场买菜就把食谱带上,对照上面的买。”他笑着说。
相比这些“小事”,更需要精心付出的是每天记录数据,以及安抚妻子。到后期,尿毒症常常伴随着骨痛,有时整晚疼得睡不着,唐红亮只能强忍睡意替妻子按摩,只为减轻她的疼痛感。
“以前我老婆很白,但生了病后脸色很黑……”说到这里,他不由停顿半分,这也让他在往后的日子里,对妻子更多了一分陪伴和包容。
让唐红亮倍感欣慰的是,当时儿子正值高三,自己又要工作又要照顾妻子,对儿子的照料少了很多。“我跟儿子说,爸爸妈妈没办法全身心陪你度过高三,你必须要懂事和独立。从那时候起,他真的懂事不少,会帮忙做家务,学习也更自觉了。”
唐红亮。
唐红亮(左)和同事参与疫情防控。
每天海宁杭州往返接送妻子做检查
年3月的一个晚上,唐红亮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告诉他有匹配的肾源,“我当时以为是骗子电话。”他脸上再次浮现出欣喜之情。这个电话,只有唐红亮和沈雁群知道,喜中带泪。
在这之前,唐红亮就为妻子报名了换肾手术,但等待肾源却是一个无比煎熬的过程。“要先报名,再配对,再排队,只要有匹配的肾源,多少钱我都会拼尽全力。”终于,他接到了第一个电话,被告知有肾源了。二话不说,唐红亮就带着妻子医院赶。可到了现场才知道,2个肾源有60个人在排队,根本就轮不到他妻子,夫妻俩只能灰心回家。
而这样的情形,夫妻俩经历了3次。有一次半夜12点接到了电话说有肾源,需要配型数据,但最终仅剩失望。
“有些人等了6年都没等到肾源,所以你知道我们在确认那不是骗子电话后是多么激动吗?”当天晚上夫妻俩几乎没怎么睡,天一医院。3天后,新的肾在妻子身体里存活了下来,一周后转入普通病房。再次见到妻子,唐红亮红了眼睛,那份紧张和高兴,他铭记在心,“只要老婆能好起来,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他淡定地说道。
接下去的30天里,唐红亮每天往返海宁和杭州。5点下班后,简单地去食堂扒拉几口饭就出发杭州,为住院的妻子换洗衣服,陪伴左右;清晨6点多匆匆从杭州返回海宁上班。出院后,妻子需要定期复查,唐红亮再次当起了车夫,早上5点多出发,送到后立马回来上班,中午再去接。
因为长时间开车,唐红亮的半个身子常常发麻,但他始终没有半句怨言。“我和我老婆很有阿Q精神的,我们觉得很满足,日子也肯定会越来越好。”他眼睛眯成了一条线,爽朗地笑出了声。他感慨妻子没生病时,还会有拌嘴吵架的时候。生病后,自己承包了所有家务,周末就在家陪着,两个人感情也更好了。
如今,妻子的身体日渐好转,恢复了上班,儿子也即将大学毕业。在唐红亮看来,虽然经历了人生的磨难,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可以去克服。
本文来源:海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