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美丽椒陵城生态园林化
TUhjnbcbe - 2025/6/28 18:50:00

笔者闲来无事,经常到新老城区走一走,深刻感到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椒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貌换新颜。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生态园林美不胜收。新建和提升改造了外环路、内环路、椒陵大道、儒林大道和吴敬梓大道;实施了新、老襄河综合整治,南屏山森林公园核心区改造;新建了生园(人防主题公园)、达园(法治公园)和一批街头小游园;新建了火车站、县政务中心、医院、太平文化街区(太平文化广场)、吴敬梓故居、第八中学、城南小学、滁州市应用技术学校新校区和一大批居民安置房、廉租房;新建和改造了污水管网、供水管道、燃气管道;大力植树种草栽花,公园、街道、街头、街区、公路、新老襄河和居民住宅小区、单位庭院等所有空间基本绿化、美化、香化;城市建成区进一步拓展;城市人口进一步增加。荣获安徽省园林县城、安徽省森林城市等称号。呈现出生态公园星罗棋布,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道路交通四通八达,地下管网纵横交错,街道两旁绿化亮化。尤其是生态园林建设,成绩卓著,最为广大市民称赞。现在,全椒县城是融“山、水、林、园、城”于一体,形成了园在林中、城在园中、人在景中;地绿、天蓝、水清、气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统一,人民群众宜居宜业宜游,成为广大居民的快乐家园、和谐家园、幸福家园!

全椒县城之所以建成生态园林城市,归功于县委、县政府的高起点规划,大气魄建设。党的十八大召开时,县委、县政府就按照党中央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进行谋划;提出了大力开展实力全椒、生态全椒、文化全椒、宜居全椒、幸福全椒、智慧全椒“六个全椒”建设。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又提出了大力推进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全椒建设和慢城旅游区建设,不到10年时间,就把原来的小县城建设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生态、绿色、美丽、富有浓厚儒林文化氛围的特色生态园林城市。

生态园林,当数新襄河景观带最为壮丽,现已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她全长9.7公里,总面积.7公顷,其中水域面积公顷。依城傍水,汇集了自然景观、水利工程、历史人文、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锻炼健身等多种元素和功能,是一座富有浓郁现代气息的开放式公益性带状城市生态公园。笔者曾在拙文《襄河公园游览记》中称作“犹如一条绿色玉带萦绕于椒陵城”。确实如此,这么长、这么宽、这么美的环城生态公园,我还没有听说过那个县城有。其主要景点有:蒙学文化长廊、儒林文化长廊、太平桥、襄河桥、文昌桥、襄河闸、河滨公园、桃园古文化遗址等。

园区内树木葱茏、花草繁茂、水质清澈、文化丰厚、景观遍布。沿河道两岸,建有蜿蜒曲折的游览步道。在步道两旁的绿树花草中,建有二十四孝、三字经和增广贤文三个小品、雕塑和碑刻文化区,共有多组雕塑点缀其间。因地因势修建的文化长廊和极富中国传统园林风格的桥、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中充满了现代气息。如同一幅画轴,随着游客的脚步徐徐展开。

太平文化街区位于襄河景观带太平桥两侧,包括太平文化南北广场在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特色,主要由太平桥、太平阁、太平井、太平坊、太平寺、贺橹楼、襄园、襟襄湖、文化馆、图书馆等仿古建筑群组成的综合性旅游区。这里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每年正月十六走太平这一传统大型民俗活动。

正月十六走太平,自东汉开始,延续至今,盛况不衰。这是全椒人民为了纪念东汉时期的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的全椒长刘平所举行的一项民俗活动。

党的十八大以来,走太平形成了集文化、旅游、商业、美食、时尚为一体的大型文化活动,名声大振,享誉国内外,不单是全椒县民众走太平,全椒周边县市和江浙沪游客及外国友人亦纷至沓来,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最高年份走太平人数达60万人次。可以说是从凌晨到子夜,城内万人空巷,人流如潮,从四面八方汇聚到宽广的太平文化广场。首先燃放一挂爆竹,烧上一柱清香,祈求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再随着人流涌到太平桥,系上一根平安红丝带,从桥南头缓步走向桥北头,再从襄河大桥逛至街心花园,聆听享受整条大街充满商家的吆喝声和播放的音乐声,以及买家的问价声、讨价声和说笑声,游人、商人交融在一起,熙熙攘攘,吵吵嚷嚷,就像一场浩大壮观的交响乐在演出,催人兴奋,震撼心灵。如果不逛商业美食大街,去逛一排排一幢幢徽式建筑的襄园及吴敬梓故居,身置其中,恍若古代,也是令人陶醉、遐想联篇。所有参与走太平的人,无不惊诧其走太平民俗文化活动的巨大变化和称赞其文化全椒建设的辉煌成就!

古襄河治理是一项仅次于新襄河环城公园建设的宏伟工程,西起古襄河上游换水涵,东至襄河排涝站,全长5.5公里,是老城区排涝和排水的重要通道。长期以来,由于河道淤积严重、垃圾遍布、水质恶臭、环境恶劣,县城广大居民反映强烈。县委、县政府顺民意,应民声,安民心,下决心于年5月开始治理,以改善人居环境,恢复城市记忆,传承人文历史,打造城市名片,发展城市旅游,坚持充分挖掘古襄河弯曲多变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襄水文化资源,清淤护堤、截污还清、修复古韵、畅通道路、植树栽花,美化造园。如果有空闲的话,你不妨顺着新修建的钻石小道,一边散步,一边游览。观赏到河堤已经石砌护坡,河道两旁栽植了各种树木花草,每隔一段距离,便建有古韵长廊、古韵亭台(亲水平台);时有一辆清除垃圾船在河面作业,河床再也没有以往的那些杂草丛生和浮萍,比较干净。如果把污水问题彻底解决,将成为县城第二大环城生态公园。

南屏山森林公园现有面积亩,从高空俯瞰,犹如县城的绿肺。她位于县城中心,境内植被丰富,树木茂密,竹林婆娑,白鹭飞翔,鸟语花香。园区步道四通八达,延伸到各个景点——笔峰毓秀、南岳晴霄、笔峰塔、盆景园、颐年园、岩石园、樱花园和去冬今春新建的植物迷宫,让游人一边散步、一边锻炼、一边欣赏,心旷神怡,延年益寿。

据说,南屏山古时就是文人雅士聚会咏诗之地。每到九九重阳这天,许多文人雅士携酒戴菊,登攀到南屏山最高峰——笔峰尖,一边欣赏襄水环清美景,一边饮酒咏诗唱和。现在虽然没有文人雅士在南屏山饮酒赋诗,但唱歌跳舞打太极拳的人却是天天有之,成为广大居民休闲娱乐的极好去处。

紧临南屏山森林公园南广场的文体公园,成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运动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等景观景点,使南屏山森林公园增加了一处更好更美便于居民体育运动的景区。

生园,全椒人防主题公园,也有人称其为城南公园,是城南新区一座美丽的生态公园。我去过多次,每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感觉这座新建的公园,虽然都是人造景观景点,但她不失为古色古香和现代文明相结合的柔和美。它北临城南大道,南靠老观陈路,西接南三路,总面积约亩。公园建设主要是基于全椒的历史文脉,立足市民对绿色生态、游览休憩、文化艺术等交流空间的需求,采取传统造景手法,以“一园·两带·三区·六景”的总体布局,打造一处继承全椒文化特色,蕴含浓郁人文气息的传统自然山水园。也就是说,它是集风景园林、娱乐设施、健身场所、人文景观、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主要景点有:假山、观景亭、曲桥、平桥、慈心桥、福德楼、文化长廊、生态水溪、生态岛、运动广场、健身长廊、莲花台、生态林、园路、驳岸、人文雕塑、艺术水岸、休闲草坪、休闲平台、公厕等。

达园,又叫法治公园,位于南屏山森林公园南麓,全椒中学校区旁,成为广大游客及师生的休闲游乐场所。园区面积近6万平方米,其中水系面积1.3万平方米。分为景观核心区、林荫活动区及滨水游憩区。景观核心区建有临水平台,通过广阔水面给人们提供冥思自省的独特空间。林荫活动区建有蜿蜒的林下小道,引领游人进入园区游览。滨水游憩区是达园最大的水系,以展现园区独特的水面风光,丰富达园公共空间。三大区域相辉映,满足游客行人休闲需求。达园三季有花,四季有绿,广大市民和游客在游览观赏南屏山森林公园后,接着便可进入达园游览观景。

全椒县城之所以很美,她是美在绿色,美在生态,美在园林。我们一定要让屏山不墨千秋画,襄河无弦万古琴的自然美景永驻人间。

1
查看完整版本: 美丽椒陵城生态园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