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丽华叹
TUhjnbcbe - 2021/3/26 21:19:00

初,光武适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后至长安,见执金吾车骑甚盛,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后汉书》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慨叹。身为皇室之胄的落魄布衣刘秀,一次进京看到执金吾(官名)巡街的阵势,加之家乡南阳女子阴丽华美丽贤淑的传闻,有了这样的理想。

刘秀生逢乱世,起兵谋反。29岁时,事业小成,美梦皆成真,不仅比执金吾更威风,而且年方19的阴丽华还待字闺中,刘秀果真娶得阴丽华为妻。阴丽华,春秋时代著名的齐相管仲之后,不仅貌美,而且仁爱孝顺,恭谨慈爱,最主要的是具有国母的气度,在刘秀称帝之初,坚决不当皇后(这是多少后宫女子梦寐以求的好事?),而是让刘秀立因联姻而娶的、已经怀孕的郭圣通为后。之后虽有子嗣,17年屈居贵人之位,不争不斗,其美德仍然让刘秀不惜17年过去仍要废郭后而立她为后。

自此之后,“丽华叹”成了千古名言,引发了诸如朱温、吴三桂之类乱世枭雄的共鸣。

提起舞蹈《千手观音》,没有人不知道邰丽华。邰丽华,一个双耳失聪、天资美丽的舞蹈演员,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让自己的舞蹈走出国门,感动中国,撼动世界!人们不由从内心发出了“丽华叹”!

是不是那些叫“丽华”的女子,注定都有不一般的人生?

农历新年刚过,我们几姊妹去位于武汉市蔡甸区的同济中法新城(医院分院)看望生病的表姐。彼时,节令虽是立春过后,寒湿的武汉仍让人感觉刺骨的冷,一如我们此刻的心情,绝望,无助,不知道温暖的春天什么时候能到来。一进病房的门,表姐的眼圈就红了,拉着我们姊妹几个的手,眼泪就啪嗒啪嗒的往下流。表姐委屈地别过头,说:“姐姐一辈子只晓得帮别人,怎么如今落这么个下场?”

表姐王丽华,三十多岁就患上类风湿,久治不愈,后来只能靠吃激素药抑制疼痛。二十多年的激素药吃下来,让她的内脏受损严重,最为突出的是她的肺部,已经到了重度纤维化的地步,稍微多走几步就干咳、气喘……

表姐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是老公舅爷的女儿,但是和舅爷没有一点血缘关系。舅爷年轻时在武汉的工厂上班,舅爷舅娘膝下无子,就抱养了舅爷武汉同事的女儿和舅爷乡下妹妹的儿子(老公的弟弟)。两个孩子的到来,让这个家庭和其他千万个普通家庭一样,虽然贫穷,却也不失温馨。不一样的是,舅爷和舅娘从牙缝里省出钱来让表姐读了高中。那个年代的高中生,金钱的支撑可以说是很重要的,而一个农村女孩子,书能读到高中也可以说是高学历了。由此可见舅爷舅娘对孩子的疼爱,特别是对这个女儿的疼爱。

而表姐,也终于没有辜负他们。

上世纪八十年代,表姐可以通过回到原生家庭的方式回到武汉,拥有武汉市的户口并且可以安排工作。这样的好事,开明的舅爷舅娘肯定不会阻止。就这样,表姐回了武汉,进入武汉东方红床单厂,成了让人羡慕的一名武汉市的工人。

回了城的表姐,并没有沾染城里小姐的脾气,也没有嫌弃乡下的父母,特别是那个年代,对农村人很是歧视,能“打汉腔”(说武汉话),都让说话人无比自豪,而表姐,仍然把乡下这个贫穷的家当成自己真正的家,尽管现在的家条件比这个家好得多。聪明善良的表姐将两个家庭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好(我和老公结婚后就曾经看到她带着生母来乡下养母家小住)。回武汉不几年,表姐就嫁人了。表姐夫是地道的武汉人,但是对于生长在乡下的表姐既疼爱又尊重,表姐因而有了一个幸福的小家。

毕竟读了一点书,再加上表姐本身的能干、热情,有了工厂这个平台,表姐很快在厂里脱颖而出,二十多岁,就成了一个有着两千多人的工厂的工会主席。

这些都是听老公介绍的,那时候,表姐王丽华其人其事,对我来说还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

第一次见到表姐,是我和老公新婚后去舅爷家拜年。

大年初一,是外甥给舅爷拜年的时候。我和老公初结婚,按习俗要去给舅爷拜年。那天早饭过后,我们就去了舅爷家。那时候,舅爷刚刚添了个孙子,我们都在那里逗着孩子玩。外面不知道哪个邻居喊了一声:“杜婆婆,你们家姑娘回来了!”一家人赶紧跑出门去迎接。

舅爷的湾子离街上有点远,表姐一家坐了个麻木过来。从麻木上下来表姐一家三口,表姐夫高大帅气,小女孩很漂亮,而表姐竟然是最让我难忘的一个人:中等身材,皮肤白皙,一双大而有神的眼睛嵌在一张标准的中国式美女的脸上,显得非常和谐!表姐梳了一个再平常不过的麻花辫,只是高高吹起的刘海让她特别精神。满脸的笑意和不停跟旁边的邻居打着招呼的表姐气场强大,让每一个人都感觉到了她的真诚和热情。

舅娘她们帮着把表姐带回的东西往家里拿,两手不闲拿了好几趟。有带给舅爷的烟酒、有带给舅娘的补品、有买给孩子的牛奶、有拜年的副食,甚至还有卤菜、三鲜和花生,更有给全家老幼买的新衣服……礼品琳琅满目,让我一个自小在贫穷人家长大的乡下姑娘目瞪口呆——还有这样回娘家的?特别是现在的农村经济条件好了很多,而表姐竟然将农村人家家都种的花生、每户过年都会做的三鲜也带了回来!表姐说有些是厂里发的,没花钱。你们总说家里有,有也舍不得吃,还是带一点回来了。

这,大概就是一个女儿对父母的体贴吧?

第一次见丽华表姐,我就折服于她的美貌,她的气质和风度,等到进一步了解了她的为人处世,我觉得她真的是一个了不起的女人!

相比较于儿子,丽华表姐对舅爷舅娘更上心。过年那次的偶遇,表姐的礼品不是因为过年而格外丰富,这种对农村娘家一家老小的照顾,其实是常态化的。平时,两个老人只要有了什么头烧脑热,那是一定要让他们去武汉她家看病、休息的。而只要家里不忙,两个老人也乐意去丽华表姐家小住。我想,如果任何一次表姐表现出了一点点情绪,舅爷和舅娘一定不会那么频繁地去表姐家。而几十年这么过来,只能说明丽华表姐的真诚。

改革的浪潮还是冲击到了表姐他们家,夫妻双双下岗了。即便如此,对乡下娘家的照顾也没有疏忽。那是因为表姐和表姐夫都是勤快人,尽管积蓄还有,他们还是在近四十岁的年龄分别去找了工作。

年清明过后的一个下午,舅爷突然中风了。弟弟和弟媳赶紧送他来镇上的卫生院,卫生院的权威医生在对舅爷全面检查之后,告诉弟弟他们,老人情况很不好,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还是准备后事的好。弟弟赶紧通知了丽华姐,表姐赶了最后一趟车从武汉回来了。

对表姐人格的认识就是这次事后。

表姐回来后,先去医生那里了解了舅爷的情况。因为中风后大小便失禁,表姐给舅爷擦洗身子。舅爷用能动的右手挡开准备给他擦洗下身的表姐,嘴里含混着说:“不匠……(不好看,不像话的意思)”表姐含着眼泪说:“有什么匠不匠的?我小时候不是你这么一把屎一把尿抓大的?”坚持给舅爷擦洗。

看到舅爷病情没有进一步恶化,丽华表姐和弟弟商量还是天亮后转院,医院看看。联系好救护车,第二天一清早就走。我们住在街上,丽华表姐就去我家住一晚。

晚上,我和表姐拉家常。在我眼里,表姐不仅漂亮,而且刚强、果敢。但是,表姐的话,却让我看到了她的另一面。

表姐说:“姐姐吃过的苦,是你们想不到的。”

初到武汉,一个乡下人,很被人瞧不起。表姐硬是靠着自己的吃苦耐劳、热心快肠,让别人看到了她的优点,从而接纳和喜欢她。生下女儿后,孩子被查出患有先天性脊柱侧弯,他们夫妻俩抱着孩子上北京,下广州,只要听说哪里医院,一定要去看看。

“一个女孩,如果不能给她一个完美的身材,不是害了她一辈子吗?”然而,医院能够根治。一个南京的大夫说,孩子还小,如果让她睡硬板床,可能慢慢会修复。一回武汉,表姐就买了一张硬板床,每天晚上把孩子摆得端端正正的平躺着睡觉,自己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不时醒来看看,只要孩子动了,就把她摆正……老天有眼,三年之后,孩子的脊柱侧弯竟然康复了!

谈到舅娘这边,我跟表姐说,其实你没必要这么照顾,自己的日子也要过。表姐却说,在武汉,挣钱的门路多一些,再怎么说也比乡下强。

其实,表姐本来可以重新去一个好一点的单位上班的。

表姐读高中的时候,有一个暗恋她的同学。同学的哥哥跟我是同事,我听他说过,同学现在在湖北下面的一个地级市任要职,听说表姐下岗了,马上联系她,让她去那里,说是一定给她安排一份好工作。表姐想都没想就拒绝了。

我问表姐为什么不去,表姐说:“如果我去了,我们这个家不就散了?”我能想象表姐正值芳华的美丽,现在美丽犹存,魅力亦现,而这份魅力却是日子打磨出来的!

表姐,她是太善良了!

表姐说:“这些话,我从来不跟外人说。说了有什么用呢?人啊,谁也不能帮你,只有自己才能帮自己!”

做最好的自己,无愧于自己的内心,最无私的付出,而不求回报,这大概就是表姐的做人准则吧?

第二天,舅爷被医院。医生说,幸亏送得还不太晚,不然真的可能会送命。医院医生的治疗,舅爷能下地走动了。丽华表姐果断转院的决定,让舅爷多活了近两年才因为再次中风去世。舅爷出院后,表姐把他接到武汉去住了一段时间,直到康复得很好了才回来。

自此以后,丽华表姐回娘家的物品,又多了一项:两个老人日常所需的药品,像那些氨基酸、白蛋白之类的补药,一开也是一大包!

之后,弟弟的孩子也长大了。去武汉读书,简直就是丽华表姐的孩子:选专业、选实习单位、和老师沟通,都是她的事,甚至学校放假了也直接回她家,家里有他专门的房间。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孩子工作了,有了单位的福利房……

然而,表姐的类风湿终于让她不能继续上班了。不得已,表姐成了一个赋闲在家的人。一个做惯了的人,哪里闲得住?街坊邻居需要帮个忙啊,婆媳吵架了要人劝解一下啊,能干的表姐总是不吝言语。自然,表姐在她们社区也是个受欢迎的人。而这个时候,也是她们家最为难的时候:表姐夫一个人上班,抛开乡下的养母不算(这时候,舅爷已经去世了),表姐每天的药要钱,而姑娘也要读大学了,每年的学费就是一大笔钱。

就在表姐颇感为难的时候,社区干部送来了低保补助!虽然表姐不爱叫苦,不爱喊难,但是她的苦、她的难都被社区领导看在眼里:这是一个心里只有别人,少有自己的热心人!于是,领导们瞒着她,找表姐夫悄悄给她们家办了低保,直到低保卡送到家里,表姐才知道。就是这份低保,在四年后女儿大学毕业之际,表姐主动找到社区领导,要求取消了她们家的低保资格,她说:“孩子毕业了,找到工作就能挣钱。比我们家还困难的人更需要这个低保!”

在这里,我看到了表姐的人格魅力。那是一种不单是对亲人,还有对众人的一种悲悯之心……

终于,女儿出嫁了;添了小外甥了;而表姐,也老了……

年岁渐长的表姐,类风湿越发严重。现在的表姐,只能靠吃药来抑制肺部纤维化的速度,而这种进口药贵得要死,一周都要几千元!好在女儿在她的潜移默化下,也是个孝顺的孩子,药一买就是几万元钱的。因为她知道,表姐在,她就是个有妈的孩子!

给她看病的教授说,类风湿不会要她的命,而肺部组织的纤维化,可能会要了她的命!

我那白发苍苍的舅娘,推着丽华表姐给她买的老年人助步器,说要去看看生病住院的女儿,而她还不知道,女儿这次恐怕是病入膏肓了!

我们要走的时候,丽华表姐坚持送我们出来,还让女儿一定留我们吃饭。医院走廊的尽头没有暖气,我们坚决不让表姐再送了。她站在走廊上,一直到我们走到电梯口,还站在那里,尽管一脸病容,却还是那么美丽,那么优雅,还有让人心疼的落寞……

我恍然大悟:这份美丽、这份优雅,是表姐人性美的折射!是这个也叫“丽华”的女子人性美的展示!

是不是叫丽华的女子都有不一样的人生?我不由地也来了一声“丽华叹”:

唉,我的丽华表姐……

作者简介:李志珍,王家河街教师。喜欢阅读,喜欢行走。在游历山水的过程中,追寻“山映斜阳水接天”的奇迹;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领悟“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风骚。

改变阅读,由我们开始

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丽华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