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崔蛟(肾内科)图/版面设计:杨一波
审核:王凤丽
近期,医院肾内科、老年医学科、胸痛中心及超声科多学科联合诊疗,成功救治一例“尿*症、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急性心包填塞”的患者,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好评。
47岁的患者吴先生,既往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病史2年,肥厚性心肌病2月,血液透析半月。入院2月前出现间断性气短,症状日渐加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寻求治疗。
在肾内科门诊,张冬梅主任为其细致查体后结合检查报告,诊断其为:1.慢性肾功能不全(尿*症期)、肾性贫血、代谢性酸中*、低钙血症、高磷血症、低钠血症;2.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组);3.肥厚性心肌病;4.2型糖尿病;5.心功能不全;6.菌血症。遂收入院给予强化血液净化治疗,控制血压、血糖,抗感染对症治疗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但患者依从性差,控水差,透析期间体重增长多。
住院一周后,吴先生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加重,端坐呼吸,伴喘息,听诊右肺呼吸音弱,左肺呼吸音未闻及,测血压80/60mmHg。白旭峰副主任考虑患者急性左心衰、尿*症性心包炎,立即给予吸氧、纠正心衰,多巴胺等对症治疗。且考虑到患者水钠潴留明显,肾脏功能障碍,行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治疗。治疗10小时后,患者血压仍偏低,气短症状缓解不明显,再次与张冬梅主任进行病情讨论。
张冬梅主任考虑患者存在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需多学科合作,共同完成对此患者的下一步治疗,急请老年医学科主任吕清玲与胸痛中心主任王*会诊。患者床旁心脏超声示:大量心包积液。床旁胸正位提示:心包积液、肺淤血。经多学科会诊,一致考虑患者急性大量心包积液,急性心包填塞,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随时可有心脏骤停、猝死的可能,需紧急行心包穿刺引流,积极治疗原发病,强化血液净化治疗,纠正休克。医护人员在紧急完善术前准备的同时,与家属积极沟通治疗方案,家属表示理解并将全部希望寄托于在场的每一位医护人员。
患者此时呼吸困难,呼吸:54次/分,心率:次/分,血压:80/50mmHg,意识模糊。在超声科高丽萍主任医师的超声引导下,王*主任紧急行心包穿刺引流,不到5分钟,抽取ml血性液体,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好转,心率也随之缓慢下降,呼吸逐渐平稳,血压上升,各项生命体征接近正常,此时患者可以高枕卧位入睡,自诉症状明显好转,患者转危为安。
患者住院期间,王*主任与肾内科医生每天共同查房,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期间,患者共引出血性心包积液ml。复查超声示:心包积液少量,心功能明显恢复。
此次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的能力,也是肾内科联合多学科救治的成功典范。延伸阅读:何为MDT(多学科联合诊疗)?MDT是一个实体工作小组,其目的是在多学科讨论论证的基础上为病人提供一个最有效、副作用最小,生活质量最好的个性化医疗方案。对于复杂和疑难的病人,MDT是最有效的医疗路径,可提高医疗质量,提高医护水平,减轻病人损伤,增强病人对医疗服务的体验度。
从传统的单学科诊疗到多学科联合诊疗MDT的转变,其实就是“看人生的病”到“看生病的人”转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医学本质的回归,医院而言是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对临床医务人员而言,则是专业水平的整体表现;对患者而言,则意味着最优化的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医院医院。※就诊时请大家做好个人防护,合理安排就诊时间。※公交路线:乘坐7路、9路、12路都可到达。新院地址及交通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