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篱笆三个桩,深圳医疗“三名”帮!
经济发展早已走在全国最前列的深圳,在医疗民生上也在争取早日赶上“北上广”,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大病。
为此,深圳必须提速、“换道超车”!
怎么“换道”?转变发展思路,转变体制机制!
其中一个大招,就是年9月启动的医疗卫生“三名工程”:
大手笔引进海内外的大咖医学力量,输血+造血,打造一个医疗卫生的新格局——
3年多以来,“三名工程”已经为深圳人就医带来“立竿见影”的改变。
这些变化,你感受到了吗?一起来看看其中的10个!
变化1
一大批新建名院正在崛起
医院,医院,中山七院、八院……一批全国顶尖医学院医院,已纷纷在深圳落地,成为“三名工程”当中的“名院”。
年,最引入瞩目的当属深圳从北京正式引入了肿瘤防治的“国家队”中医院(国家癌症中心),共同运营全市史医院——中医院医院。
▲中医院医院
“国家队”将北京医院和医院列为“一院两区”,共享所有资源,“北京的正主任3个月、副主任半年,轮流到深圳来”。大量高难度手术在深圳迅速开展,年1月,该院疑难危重病例(CD型病例)比例高达96%,在医院中领跑。大批深圳患者不用外出奔波,甚至还有不少外地患者“打飞的”来深圳看病。
“十三五”期间,深圳还将新建12医院,并全部引进国内外知名院校运营管理。目前已初步确定的有——
华大基因:医院
中山大学:医院(医院)
深圳大学:医院
北京大学:医院
▲医院设计图
变化2
“一号难求”的名医来到了深圳
过去的一年,医院血液肿瘤科,经常会有一些“老外”医生在查房、看病。他们都是来自在世界上享有盛名的医院小儿血液肿瘤科。
“三名工程”柔性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和人才,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在短时间内弥补深圳医疗卫生人才短板,让市民不出深圳就能看到国内外顶尖名医,也加快了医院自身的人才“造血”。
截至年底,全市共引进高层次医学团队个,集聚了名高层次人才,含诺贝尔奖获得者1人、两院院士42人、国外院士9人。
▲赫捷院士带领三名工程创新医院为患者手术
变化3
大批高难度的手术、治疗来到了深圳
肝脏移植、肾脏移植一直位于医学界金字塔的顶端。
医院通过“三名工程”引入了国内器官移植的顶尖团队:浙大一院郑树森院士团队和中山一院何晓顺教授团队。
自年5月取得广东省卫计委的肝、肾移植“牌照”以来,该院已成功开展18例肝肾移植和23例器官捐献获取手术。
▲医院器官移植
此外,借力“三名工程”,医院不断地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填补空白,手术越做越难,越做越精,看大病的水平不断提升。
医院心内科成功实施了6例国际上最先进的、治疗晚期心衰患者的“室壁瘤降落伞成形术”,医院刘斌教授的指导下成功救治华南首例恶性高热患者;
深医院创造了国内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目前最短的(D-to-B)时间71分钟(国际标准90分钟),并创造了3例广东省内(D-to-B)最短纪录16分钟;
医院肾内科成功“护航”尿*症妈妈全程进行腹膜透析平安产子,此为深圳首例,全国不到20例;
南方医科大学医院完成3D打印椎体模型和术中导板导航技术结合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脊柱后突矫正手术等一系列高难度手术;
北京大学医院成功实施了4例国际领先的“B超引导下经腹选择性减胎术”;
广州中医药大学医院引进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中医代谢病团队,制定并在深圳发布了"国际中医药糖尿病诊疗指南",这是全球第一个中医药诊疗指南......
▲医院率先开展广东省内微创治疗室壁瘤
变化4
医学科研迎来“丰收年”
近日,医院呼吸科郑跃杰主任、鲍燕敏医生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影响因子为72)的ImagesInClinicalMedicine栏目中发表了题为“Drug-ResistantMiliaryTuberculosisinaChild”的临床病例影像报道,为世界各国儿科工作者提供了宝贵的儿童耐药性肺结核的诊治经验。
过去一年,得益于“三名工程”的助力,深圳医务人员的科研水平有了突破性地进展,成果屡屡登上国际学术期刊,获得国内外大奖。
图片来源:soo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