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每日一花128白杨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 [复制链接]

1#

1月28日白杨(Whitepoplar)

花语:坚强不屈。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唐.王昌龄《长歌行》。

白杨树属于落叶乔木,树干最高可以达30米,是西北最普通的一种树,只要有草的地方,就有白杨树的身影。白杨在我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描写白杨诗句,如两汉佚名的《驱车上东门》中有:“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魏晋陶渊明的《拟挽歌辞·其三》中有:“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唐代杜甫的《壮游》中有:“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唐代李白的《劳劳亭歌》中有:“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多以描写白杨萧萧来烘托诗人的愁思。

简介

白杨,别名:大叶杨、响杨、颤杨、冲天杨、眼睛树,杨柳科杨属植物的通称,原产北半球。其中的毛白杨,原产中国,学名:PopulustomentosaCarr.,别名:Chinesewhitepoplar,绵白杨,独摇,白杨,白亮杨,三倍体毛白杨,笨白杨,大杨树,大叶杨,山桑,响叶杨,杨枸花,*柏树,响杨,奓白杨,憨白杨,分布广泛,北起辽宁南部、内蒙古,南至长江流域,以*河流域中下游为适生区。雌株以河南省中部最为常见,山东次之,其它地区较少。

绿化价值

白杨树体高大,修长挺拔,姿态雄伟,树皮白色,整洁美观,枝叶疏密适中,生长较快,适应性强,是城市乡村优良的绿化树种,常用作行道树、园路树、庭荫树和防护林。

药用价值

白杨叶,枝,树皮,根皮都可入药,比如白杨叶,味苦,性寒。《本草纲目》:治龋齿,煎水含漱。又治骨疽久发,骨从中出,频捣敷之。

诗词

金陵白杨十字巷

李白〔唐代〕

白杨十字巷,北夹湖沟道。

不见吴时人,空生唐年草。

天地有反覆,宫城尽倾倒。

六帝馀古丘,樵苏泣遗老。

寒食野望吟

白居易〔唐代〕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别离一作:离别)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驱车上东门

佚名〔两汉〕

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

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

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潜寐*泉下,千载永不寤。

浩浩阴阳移,年命如朝露。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万岁更相迭,贤圣莫能度。(迭一作:送)

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去者日以疏

佚名〔两汉〕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

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

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长歌行

王昌龄〔唐代〕

旷野饶悲风,飕飕*蒿草。

系马倚白杨,谁知我怀抱。

所是同袍者,相逢尽衰老。

北登汉家陵,南望长安道。

下有枯树根,上有鼯鼠窠。

高皇子孙尽,千载无人过。

宝玉频发掘,精灵其奈何。

人生须达命,有酒且长歌。

壮游

杜甫〔唐代〕

...

杜曲晚耆旧,四郊多白杨。

...

豫章行

李白〔唐代〕

胡风吹代马,北拥鲁阳关。

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半渡上辽津,*云惨无颜。

老母与子别,呼天野草间。

白马绕旌旗,悲鸣相追攀。

白杨秋月苦,早落豫章山。

本为休明人,斩虏素不闲。

岂惜战斗死,为君扫凶顽。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

楼船若鲸飞,波荡落星湾。

此曲不可奏,三*鬓成斑。

存殁口号二首之一

杜甫〔唐代〕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拟挽歌辞·其三

陶渊明〔魏晋〕

荒草何茫茫,白杨亦萧萧。

严霜九月中,送我出远郊。

四面无人居,高坟正嶕峣。

马为仰天鸣,风为自萧条。

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

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

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览卢子蒙侍御旧诗多与微之唱和感今伤昔因赠子蒙题于卷后

白居易〔唐代〕

昔闻元九咏君诗,恨与卢君相识迟。

今日逢君开旧卷,卷中多道赠微之。

相看泪眼情难说,别有伤心事岂知?

闻道咸阳坟上树,已抽三丈白杨枝。

都门秋思四首·其三

*景仁〔清代〕

五剧车声隐若雷,北邙惟见冢千堆。

夕阳劝客登楼去,山色将秋绕郭来。

寒甚更无修竹倚,愁多思买白杨栽。

全家都在风声里,九月衣裳未剪裁。

劳劳亭歌

李白〔唐代〕

金陵劳劳送客堂,蔓草离离生道旁。

古情不尽东流水,此地悲风愁白杨。

我乘素舸同康乐,朗咏清川飞夜霜。

昔闻牛渚吟五章,今来何谢袁家郎。

苦竹寒声动秋月,独宿空帘归梦长。

楚汉两城

王冕〔元代〕

楚汉英雄今寂寞,两城相倚旧封疆。

荒台落日酣红叶,古墓秋风老白杨。

岂是有为增感慨?便令无事亦凄凉。

徘徊望尽东南地,芦苇萧萧野水*。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古诗文网和网络资料。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