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龄尿毒症患者血透护理指南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so_6905531.html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高龄尿*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是慢性肾脏病(CKD)的高发人群,患病率超过30%。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原发疾病,耐受能力相对较差,可能出现对治疗信心不足的现象,难以积极面对治疗,将对治疗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护理措施十分必要!

对高龄尿*症患者,在护理过程中需要这样做: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关于血液透析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让患者能主动配合治疗。

2、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失衡综合征等情况时立即对症治疗,尽可能地避免并发症对患者带来的伤害;

3、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保持沟通,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增强患者信心,并协助患者进行康复。

4、老年患者的血管弹性下降,血管脆且易滑动,给穿刺带来极大的困难,穿刺失败后管壁修复较慢,穿刺失败后引起的血肿不易吸收。护士在给老年患者穿刺的时候一定要有计划地选择动静脉内瘘穿刺点。穿刺后妥善固定穿刺针。

6、对于有心肺疾病的患者给予吸氧,透析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应立即协助患者侧卧位,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

血液透析人口迅速老龄化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老龄化透析人口与特定老年问题有关,比如跌倒。卫生部老年人预防跌倒指南中报道,在普通人群中,跌倒是我国伤害死亡的第4位原因,而在老年人中则为首位。而老年HD患者发生跌倒的风险较普通人更高。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哪些方面呢?

①合理用药:指透析前、中、后遵医嘱应用抗高血压药、血管扩张剂、注射用胰岛素或降糖药,以及抗凝药等,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血糖、血压的监测。

②起床三部曲(慢起-慢坐-慢站):透析后严防体位性低血压和高血压所致的脑血管意外以及低血糖、头晕、头疼所致的黑蒙、意识恍惚而跌倒。

③合理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水盐控制非常重要,避免因脱水量过多过快而引起的低血压、电解质紊乱和肌肉痉挛等并发症。

④积极开展营养评估与运动康复,防治营养不良、贫血、骨质疏松等并发症。开展和长期坚持运动康复有助于提高肢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改善焦虑、抑郁;有氧运动可提高心肺耐力并改善睡眠状况,从而有助于减少跌倒的危险因素。此外太极包含力量与平衡元素,已有研究说明太极对社区环境中的跌倒预防有效。

老年患者维持性透析的特点

1、老年患者大多数都伴随一些慢性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压,抽搐等不适症状,所以老年人应选择膜面积小的透析器。

2、一些伴有心血管系统疾病,肺心病,持续性低血压的老年患者血流量应控制在ml/min-ml/min,血流量过快可加重心脏负担,引起心律失常及心动过速等。

3一般患者透析期间体重增长不超过干体重的3%~5%,老年患者则应根据患者以往的透析记录确定超滤量,一般超滤量不宜超过0ml。指导患者掌握好干体重,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护士应协助患者测量体重,提醒患者注意衣物的增减引起体重的改变。

4、透析液浓度常为~mmol/L,对于顽固性高血压的患者可调低钠的浓度,在透析中易出现抽搐,低血压的患者可适当调高钠的浓度。

5、透析液温度一般为36~37℃,对于持续性低血压或者发热的患者可将透析液温度适当调低,血压较高且经常发生抽搐的患者可将透析液温度适当调高。

6、对于那些年龄较大不能耐受长达4小时透析的老年患者,可根据情况合理安排透析时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