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指南丨子宫颈癌临床实践诊断篇 [复制链接]

1#

导读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我国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接近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1/3。随着筛查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子宫颈癌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近20年来子宫颈癌发病又有增高并呈现年轻化趋势。此外,子宫颈腺癌的占比也呈现上升趋势。子宫颈癌规范化临床实践的道路,依然任重而道远。为了能够使妇产科临床医师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并为临床研究提供更确切的评价标准,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分会于年5月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中国妇科恶性肿瘤临床实践指南》一书。对子宫颈癌临床实践相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内容要点

一.临床诊断

1、病史

包括有无子宫颈上皮内病变的病史,是否治疗过、治疗方法及效果如何;有无性传播疾病;性伴侣数;性生活开始的年龄;孕产次和时间;有无吸烟史等。

2、临床表现

①早期无症状:无论是CIN还是早期子宫颈癌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

②阴道出血:常为接触性出血,多见于性交后出血。早期出血量一般较少,中、晚期病灶较大时,出血量多,甚至表现为大出血。年轻患者也有表现为经期延长、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等。绝经后妇女表现为绝经后出血等。

③白带增多:白带呈白色或血性,稀薄似水样、米汤水样,有腥臭味。晚期可继发感染,白带呈脓性伴恶臭。

④晚期症状:根据病灶范围、累及的脏器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腰骶疼痛、尿频、尿急、血尿、肛门坠胀、大便秘结、里急后重、便血、下肢水肿和疼痛等。严重者导致输尿管梗阻、肾盂积水,最后导致尿*症等。

⑤恶病质:疾病后期患者出现消瘦、贫血、发热和全身各脏器衰竭的表现等。

3、妇科检查

①子宫颈:增生呈糜烂状,也可见癌灶呈菜花状,组织质脆,触之易出血、结节状、溃疡或空洞形成。子宫颈腺癌患者子宫颈粗大,但外观光滑呈桶状,质地坚硬。

②子宫体:一般大小正常。

③子宫旁组织:癌组织沿宫颈旁组织浸润至主韧带、子宫骶骨韧带,随着病变的进展可使其增厚、挛缩,呈结节状、质硬、不规则,形成团块状伸向盆壁或到达盆壁并固定。

④阴道和穹窿部:肉眼可见所侵犯阴道穹窿变浅或消失,触之癌灶组织增厚、质脆硬,缺乏弹性,易接触性出血等。

4、辅助检查

①诊断性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当子宫颈脱落细胞学多次检查为≥HSIL,而子宫颈阴道镜多点活检为阴性;活检为HSIL,但临床不能排除浸润癌时;早期浸润癌但不能确定浸润范围。

②其他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肝、肾功能检查,胸部X线检查。必要时须进行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及直肠镜检查。视情况可行MRI、CT、PET-CT等检查。

③组织病理学检查:这是确诊子宫颈癌的金标准,早期病例最好在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

④IB2期及以上患者术前可行麻醉下膀胱镜检查,避免造成漏诊或者不必要的再次手术。

二.组织病理学诊断

1、病理诊断内容

①组织学类型;②肿瘤大小;③宫颈间质浸润深度;④淋巴血管间隙是否受累(LVSI);⑤淋巴结转移;⑥手术切缘的情况;⑦宫旁浸润。

2、组织病理学类型

①鳞状细胞癌:包括角化型、非角化型、基底细胞样癌和鳞状移行细胞癌;

②腺癌:包括内生型宫颈腺癌、黏液性癌、浆液性癌、中肾管癌、透明细胞癌和腺癌混合神经内分泌癌;

③其他类型的上皮癌:包括腺鳞癌、毛玻璃样细胞癌、腺样基底细胞癌和未分化癌;

④神经内分泌癌:又分为低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和高级别神经内分泌癌,前者包括类癌和非典型类癌;后者包括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和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

⑤其它宫颈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包括腺肉瘤、癌肉瘤、恶性黑色素瘤、卵*囊瘤、淋巴瘤、髓样瘤和转移性肿瘤。

3、组织病理学分级(G)

GX——分级无法评估;G1——高分化;G2——中分化;G3——低分化或未分化。

三.肿瘤分期根据年10月发布的FIGO分期如下:综上,准确的诊断是子宫颈癌有效治疗的前提。希望以上内容能够给广大临床医生更好的借鉴和参考。此外,值得临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