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9部门联合编制的《广州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围蔽指导图集(V2.0版)》,主要内容包括6种装配式轻钢围蔽、立体绿化围蔽和仿真绿植围蔽、5种移动式围蔽,4种大门样式,5种建筑施工立面防护等。强烈推荐!
一、图集目录
1总则
2施工围蔽
2.1围蔽设置要求
2.2装配式轻钢围蔽(中长期)详图
2.3装配式临时活动式围蔽(半年以内)详图
2.4通透式金属围蔽
2.5立体绿化围蔽详图
2.6仿真绿植围蔽详图
2.7移动式围蔽详图
2.8大门及设施
2.9配套附属设施
3建筑施工立面防护
3.1建筑立面防护总体要求
3.2钢管脚手架挂密目式安全网
3.3冲孔金属板安全网
3.4附着式升降爬架
3.5地铁盾构工程包裹式围蔽
3.6承插型盘扣式脚手架
4其他相关要求
4.1扬尘防治措施
4.2工地车辆冲洗设施
4.3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安全防护
4.4临街施工项目安全通道做法
4.5现阶段围蔽提升
4.6历史建筑施工包裹式立面防护案例
5附件
编制依据及参考
二、部分节选
总则
1.1编制目的:为进一步提升我市绿色施工和施工围蔽建造水平,全面加强施工精细化、品质化、标准化管理,减少工程固体废弃物排放,提升城市形象,现结合我市工程建设项目施工特点和绿色施工围蔽的发展状况,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并借鉴相关成果编制本图集,以作适用性指导文件,为广州市围蔽设计和建设提供基本要求;并将根据实际建设情况及实施效果,对本图集进行定期更新及完善。
1.2基本原则:施工围蔽建设秉承“安全、绿色、创新、可持续”的发展理念,采用景观化、艺术化方法削弱城市基础建设对周边环境、居民生活的负面影响,使建设工程施工围蔽与周边城市环境相融合。
1.3适用范围:本图集适用于广州市行*区域范围内的各专业建设工程和其他小型工程施工围蔽的选型、设计与施工。各区*府在实施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条件与景观风貌需求,组织细化完善符合各区实际使用需求的围蔽方案并推广实施。
1.4主要内容:本图集指引内容为“广义的围蔽”,其中包括:装配式方钢结构围蔽围蔽、装配式H型钢结构围蔽、装配式穿孔金属板围蔽、通透式金属围蔽、立体绿化围蔽、仿真绿植围蔽、和水马、标准密扣式铁马围栏、钢管脚手架挂密目式安全网、冲孔金属板安全网、附着式升降爬架、地铁盾构工程包裹式围蔽以及其他相关配套设施等。
1.5布置要求:围蔽设置的位置遵照广州市文明施工管理有关规定,满足消防、防雷、安全、卫生等有关规定,根据工程现场环境对施工围蔽进行合理的平面布置,做到施工方便,整齐美观,与周围环境协调。本图集样式需经现场制作样板后,方可全面展开施工。
1.6管理要求:对于新建建设工程项目,位于重点区域工期半年以上的、位于一般区域工期1年以上的项目,可将施工围蔽纳入到施工图主体设计之中。
1.7维护要求:在围蔽使用阶段,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应加强巡查及维护。重点巡查检查内容包括墙体是否存在基础积水、开裂、倾斜、变形等安全隐患,应及时加固处理,并立即设置警戒标识、派专人进行看护并及时排除隐患;检查表面装饰及广告是否完好、干净、平整、无污损,及时做好修补和保洁,且至少每半年对围蔽进行一次清洗或粉刷。
围蔽设置要求
2.1.1围蔽选型要求
根据工程工期、场地条件、施工所在区域的景观风貌要求,并结合现场施工组织等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围蔽方式。
位置选型要求(详见本《图册》2.1.4章节、2.1.5章节)
本图则按分片、分线的方式实现围蔽形式的分区分级管控要求,划分出“重要路段”、“重要街区”和“一般地区”三级控制,分别对围蔽选型进行差异化控制。具体要求如下:
①位于重要路段、重要街区的工程,推荐采用装配式方钢结构围蔽、仿真绿植围蔽;位于重要路段的2年以上工程临街界面建议采用立体绿植围蔽;
②位于一般地区的工程,推荐采用装配式H型钢结构围蔽、装配式临时活动式围蔽、仿真绿植围蔽等;
③临靠滨海、滨河、湖泊、公园、景点等工程,推荐采用装配式穿孔金属板围蔽;
④一般地区的传统历史街区可选用H型钢结构围蔽(传统风格);
⑤老旧小区加装电梯等小型工程推荐使用装配式临时活动式围蔽。
⑥工期1个月以上,要求视界通透、不影响交通管理的区域采用通透式金属围蔽。
⑦结合具体项目的场地和安全要求,选取围蔽的合适款式。
不同工期工程选型要求(详见本《图册》2.1.4章节)
①房屋建筑工程和工期在半年及以上的工程,优先采用立体绿化围蔽、装配式方钢结构围蔽、装配式H型钢结构围蔽、装配式穿孔金属板、仿真绿植围蔽(装配式钢结构);
②工期在半年以内的工程,可采用装配式临时活动式围蔽、仿真绿植型围蔽等(装配式临时活动式结构);
③工期在1个月以下的市*工程,以及移动速度较快的管线工程,可采用标准水马或密扣式铁马围栏等。
三、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