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余首开全省夏绣从业人员评定职称之先河
新余首开全省夏绣从业人员评定职称之先河渝州绣坊16位“绣娘”分别晋升助理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员
7月26日,市人保局正式评审批复渝州绣坊16位“绣娘”分别晋升助理工艺美术师和工艺美术员。据悉,此举首开全省夏绣从业人员评定初级职称之先河。 为了扶持夏绣文化产业做大做强,争创“中国第五大刺绣”,同时激励更多从业人员传承夏绣技艺,调动她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省人保厅批准同意,今年年初,我市参照相关标准,先行先试,制定并出台《新余市非国有企业助理工艺美术师资格条件(试行)》和《新余市非国有企业工艺美术员资格条件(试行)》两个文件,明确规定凡在我市非国有经济和社会组织中从事夏绣工艺设计、创作、研究、生产制作的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具有高中、技校等以上学历,在工作岗位取得一定成绩,均可申报相应初级职称,首次申报可不受台阶限制,同时免考外语。经严格考核、认真评审,渝州绣坊19位“绣娘”申报其中16人获批通过。 创办于2004年3月的渝州绣坊,是一家集研究、制作、销售夏绣艺术品为一体的民营企业,现有“绣娘”52人,年销售收入300多万元。企业在秉承中国传统刺绣艺术基础上,大胆创新,敢为人先,用被誉为“中国草”的江西特产苎麻夏布为面料,独创用夏绣工艺,将我国的传统绘画、书法及其它艺术巧妙地融为一体,把夏布刺绣做成了在全国颇有影响的新绣种,填补了江西刺绣艺术的空白,并获22项国家专利,《清明上河图》(全卷)荣获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多幅作品陈列收藏于中国刺绣艺术馆和江西省工艺美术馆。前不久,夏绣被列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