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看滨海
TUhjnbcbe - 2023/7/25 21:37:00
<

项目建设加力提速、产业结构战略升级、生态环境全面提升、文旅品牌日益响亮……潍坊滨海,这座胸中藏海的城市,从目之所及到身之所感,正迸发出强劲的发展活力,在江河入海的轰鸣中,潮头弄桨,浪尖起舞,一路。

数据,最有说服力!

年,滨海区实现GDP.4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增长14.1%、增速居全市第3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亿元,增长18.8%、增速居全市第2位;实现利润.1亿元,增长44.7%、增速居全市第2位、总量居全市第1位……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座年轻的城市,得区域协同发展之天时,居港口一体化之地利,拥*通人和之环境,加快跨越赶超、高质量发展步伐,坚定走创新引领、绿色发展之路,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渤海的粼粼波光映照着这片沸腾的热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在这片充满生机和潜力的土地上,一幅蓬勃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徐徐绘就。

产业发展风正劲

经济发展迸发“进”的动能,需要找准切入口。

滨海区*工委、管委会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产业基础,最终确定构建以新医药、新材料为主导,海港物流、海洋文旅、装备制造等产业为延伸的5大产业体系,加快打造千亿级新医药、新材料产业集群。

产业兴,则滨海兴。仲春时节,滨海产业发展如春潮涌动,勾勒出气象万千的新图景。

4月11日,在万盛新材料项目现场,一期5个主生产车间正在进行紧张的设备安装工作,争取早日投产见效,在新型阻燃剂的赛道上抢占先机。

作为滨海紧盯“风口”精准招商、以新材料引领发展的重大标志性项目,滨海区创新工作方式,提高审批速度,推进项目建设“拿地即开工”,完成项目立项、环评、能评、安评、安全设计专篇、规划、土地、施工等手续“十证齐发”。“十证齐发”的背后,是滨海凝心聚力抓产业的决心。

眼下,弘润石化新材料、环保新材料等百亿产业项目加快建设,万盛新材料、国邦药业等冠*产品项目加速布局……新医药、新材料产业在滨海一路发展壮大,呈现多点开花态势,一个区位优势突出、上下游高度关联、产业特色鲜明、产业一体化协同发展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初步成型。

龙头企业昂首阔步,小巨人企业遍地开花。现在,滨海拥有制造业单项冠*企业13家,“专精特新”企业55家,“瞪羚”企业11家,“隐形冠*”4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41家。维生素、蛋氨酸、溴系阻燃剂等38个产品市场占有率居全球前三位,其中21种产品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

等风来,不如追风去。招商长三角、追风大湾区、对接京津冀,区级领导先后带队进行专题招商。

今年以来,滨海区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六个一”平台招引机制,聚焦主导产业、新兴动能,谋划和引进一批补链、强链、延链项目,布局一批技术含量高、带动作用强的增量项目,做大产业规模体量。

港口建设加速跑

港口是滨海重要的基础性、枢纽性设施,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近日,在潍坊港区,门座式起重机繁忙作业,一艘艘大型货轮整装待发,货运车辆来往不断。渤海湾港市场营销中心干散货业务主任赵传攀介绍说,“随着11号泊位上的‘天成9’轮作业完成后,潍坊港一季度的煤炭吞吐量就同比实现翻番式增长,累计完成.96万吨,同比增长48.6%左右。”

乘着山东省港口一体化改革发展的东风,潍坊港积极承接国家*策叠加赋能,紧扣港口主业高效发展,依托港口优势放大发展,跳出港口窠臼创新发展,在新的一年实现更好发展。

特别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潍坊港以融合优势和高效服务质量为引领,抢抓时机,多方联动,抢抓货源,积极优化航线布局,顺利开通“潍坊—青岛”外贸内支线,为港口培育新的货源市场增长点,推动集装箱实现逆势增长。

一季度,港口吞吐量完成万吨,同比增长11%,集装箱完成14.6万标箱,同比增长7%。目前,潍坊港拥有生产性泊位45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20个,具备散杂货、液化品、集装箱、滚装四大运输功能,开通60多条国内及国际航线。

港口对腹地的牵引远不仅是经济发展,更是产业链的融合支撑和更深更广的开放发展。

依托港口龙头带动作用,滨海区大力发展“海陆空铁管”五式联运,疏港高速、铁路、公共管廊等专业化基础设施加快建设,谋划布局万方原油储备基地、万吨“北煤南运”煤炭基地,实现园区、港口和产业、企业间的高效串联。

在发展意义上,港口更是陆海统筹、融入全球的重要支点。用好潍坊港这一全市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对接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自贸区战略,滨海区积极打造区域性枢纽港、集装箱战略港,主动融入全省港口发展格局,与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实现联动互补,让全市开放发展的龙头扬起来。

向海而兴、以港图强。当前,潍坊港正向建设亿吨大港的目标迈进。面对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潍坊港越发成为潍坊陆海统筹、参与全球供应链的重要支点,不断拉动腹地经济发展,形成对产业链的融合支撑,促进区域更深更广的开放发展。

营商环境最优解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大力推进“一次办好”,推行“一窗受理”“一网通办”“并联审批”“容缺审批”……当前,一流的营商环境正在成为滨海加速资源汇聚的“强大磁场”。

营商环境好不好、优不优,不是说出来、喊出来的,是群众和企业感受出来的。今年以来,滨海区全面落实《潍坊市实施“一号改革工程”优化营商环境攻坚年工作方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号改革工程”,坚持提升要素保障力、产业协同力、产业承载力“三力并举”,持续推动*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优化完善,针对企业从开办到经营全过程开展服务,营造重商亲商利商的氛围,构建最具竞争力的发展生态。

滨海区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改革,向最关键处发力、向最核心处突破,“放管服”改革真正做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在行*审批办理上精简合并事项,取消8项审批服务事项和15项前置条件,优化设置8个合并事项,推行施工许可“五证合一”和市*管理类审批事项“多证合一”,审批时限进一步压缩。

“我们按照能立即办理的马上办理,能网上办理的在线办理,能一次办结的一次办结的目标要求,积极实施流程再造,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提高企业和群众办事满意度。”滨海区审批服务中心副主任李琦说。

深化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滨海区聚焦企业核心诉求,组织全区多名**干部包靠区内企业、重点项目,推行“专班”服务产业链制度,建立企业问题“直通车”机制和一线“蹲点式”服务模式,开展“纾困解难助企发展”“惠企*策落地、企业用工集中行动”“十小经济”专项帮扶等“一月一主题”活动,收集并解决影响企业发展的融资、用地、上市等重点问题余个,目前问题已全部办结。

枝繁巢暖、凤栖梧桐。当前,“亲商、安商、营商”在滨海蔚然成风,企业“引得来、留的下”,项目“落地快、建得好”,为开启向海图强新征程、建设现代海滨城市提供强有力支撑。

城市建设美如画

一座城市的发展,承载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眼下,滨海城市更新正不断亮出满满的“干货”,渤海莱州湾畔,一座有品质、有温度、有情怀的高品质城市芳容明艳。

从城市更新项目,到生态修复工程,滨海的城市建设既注重保护城市根脉、城市印记,又注重城市的未来发展空间、发展潜力。

春季蜿蜒曲折的绿道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夏季城区街头巷尾,各色花卉装点城乡;秋季大小公园,各类树木色彩斑斓;冬季,沿海滩涂,成群的候鸟在这里栖息越冬……滨海的城市之美,总是令人幸福满满。

滨海城市更新算的是城市“历史账”,更是人民的“幸福账”,秉承这一原则,滨海区正在塑造新的城市历史。

今年以来,滨海区聚焦“提升城市品质,增强发展承载力”,加快推动“港城”融合、“产教”融合、“文旅”融合,持续推进城市净化、绿化、亮化、美化工程,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公共配套、刷新城市颜值,全面提升城市能级活力。

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滨海区找准基层社会治理的“痛点”“难点”,从细微着眼、从细微出发,不断提高*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效能,织密基层社会治理网,为人民群众打造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不断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城市更新潮涌之下,从“增量扩张”到“存量优化”,滨海将城市更新建设作为关乎城市形象、未来发展和群众幸福的发展工程、民生工程,聚力强势,合力攻坚,不断满足群众的美好向往和需求,蹚出一条独具滨海特色的城市更新之路。

生态面貌焕新颜

曾几何时,这里还是一片盐碱地。“晴天碱茫茫,雨天水汪汪”“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是昔日滨海的真实写照。时光轮转,沧海桑田,如今的滨海,脱去了明晃晃的盐白色外衣,披上充满生机活力的绿装。

乘着“渤海之眼”摩天轮,触目远眺,曾经广袤荒芜的白浪河畔披上了花红柳青草绿的霓裳,成为一条贯穿南北的生态、文旅、经济轴带。作为实施绿化全覆盖的重点工程,白浪河生态治理工程通过治水增绿、借势造景,大幅提高了河流防洪安全等级,实现了景观新提升。

这只是滨海生态绿化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滨海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立区,围绕构建“全域大花园”,强化沿海湿地、近海海域与岸线生态保护和修复。目前拥有湿地4.5万公顷,建成区绿化率达到36%。

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滨海区强化“综合治气”、突出“源头治水”、实施“全链治废”,加快推进综合环境整治、全域绿化提升,加快建设“美丽滨海”。

昔日盐碱滩蝶变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海港城市,潍坊滨海的“绿色奇迹”成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从“盐碱白”走向“生态绿”,滨海人不仅打造美丽家园,更书写了一部让人肃然起敬的奋斗史诗。

文旅崛起新版图

滨海这片土地上,拥有着东周盐业遗址、原生态盐碱地貌等一批国宝级遗址群,盐神管仲煮海为盐的传说诞生于此,同时,又有白浪河、弥河等河流由此入海。

这些绝佳资源要素的打底,给予了滨海区文旅发展的巨大承载空间。

在文旅融合的路上,滨海区不拘泥于传统景区模式,坚持将体育融入城市,以举办精品体育赛事打响城市品牌,连续多年成功举办了潍坊国际风筝会、世界风筝帆板锦标赛、全国水翼帆船冠*赛、全国龙舟比赛、潍坊滨海马术文化节及草莓音乐节、电音节、模特大赛等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节会赛事,实现了“旅游+体育”的深度融合发展。

更是基于艺术中心、特色温泉、游艇码头、摩天轮等重大文旅项目为引领,创新发展“旅游+婚庆+网红”“旅游+节会+体育”“旅游+田园+露营”等新业态,丰富多样的文旅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潍坊本地,以及来潍坊旅游的游客的打卡。年,共接待游客万人次,增长4.3%,文旅收入增长3.3%。

4月15日,第40届潍坊国际风筝会即将在滨海开幕。滨海围绕赛事“大做文章”,通过风筝会的举办引领带动城市旅游“动起来”,将风筝会品牌打上日渐牢固的“滨海标签”。

更多的节会、赛事落户滨海,进一步提升了滨海的美誉度和竞争力,催生出了节会赛事游、海洋休闲游、欢乐海岸游、游艇出海游、渔盐体验游等各类形态,摩托艇、皮划艇、帆船等水上体验新业态的持续开发,也进一步促进了高品质海洋旅游休闲度假胜地的打造,实现了体育旅游快速发展。

在新一轮文旅复苏号角吹响,旅游业即将迎来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滨海区借势东风,抢抓机遇,坚持全域化布局、差异化定位、特色化发展,充分挖掘优势旅游资源,精心培育优质旅游产品,努力将滨海打造成为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

面向大海,满帆前行。潍坊滨海正乘风破浪,谱写高质量新篇章!

编辑

李子绮

审核

任艺舒

往期推荐

原标题:《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看滨海区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向海图强千帆竞,踏浪而行卷千澜看滨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