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上午,在东营市垦利区*河大坝植树现场,春风和畅,人头攒动。东营市直机关干部职工代表们忙碌地载种着白蜡、杨树等树苗,浇灌上*河水,期待不久的将来这里能回报给人们出一个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沿*绿色长廊。
“十三五”期间,东营市重点实施的“三年增绿”工程及“绿满*河口美丽新东营”国土绿化行动,两项工程已经完成造林约56.98万亩,有力地加强了东营境内*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尽管如此,从总体来看,东营市的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均较低。同时,受*河来水来沙呈减少趋势影响,入海口附近极易发生退化,部分湿地恢复难度极大且过程较慢等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此,完善*河下游生态防护体系,对确保*河长治久安,保障下游和渤海湾生态系统健康完整都具有重大意义。
自年*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东营市聚焦构筑*河三角洲保护治理新空间、建立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新格局、讲好*河入海新故事等领域,谋划提出了推进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其中,在生态保护空间布局方面,东营市提出“一园两带多廊道”的格局,一园指*河口国家公园,两带指沿*生态保护带和沿海生态防护带,多廊道则是依托主流水系和重要生态板块,形成集环境、景观、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多条生态廊道。
今年3月,东营市在沿*流域率先启动了沿*生态廊道建设,结合*河下游防洪工程建设,以*河大堤、南展大堤为轴线,全力建设*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工程将串联起龙居生态林场、王庄省级森林公园、天宁湖国家湿地公园等大型生态板块,在*河两岸形成岸绿、景美、宜居、宜游的生态长廊。”东营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乔来秋介绍,今年东营将实施沿*生态长廊建设工程35个,绿化面积超过一万亩,工程建设资金将按照市、县两级财*1:1比例配套。廊道建设将统筹*河滩区展区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构建*河滩区生态涵养带和*河展区耕地、林草、水系、绿带多位一体的生态治理示范带。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贾瑞君李广寅通讯员朱岩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