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名司机,那么我想你对于马路上的井盖一定不会陌生,在国内的许多马路上,我们开车经过经常都有压到过它,在这样的马路上开车,轧过井盖时的颠簸和令人担心的“嘭”的一声,都会使得人心烦意乱,特别是在井盖密度高的地方,那还真的小心翼翼的开过去!
而在日本的国道、主干道及主要车道路面上,根本看不到下水道井盖。当然了,看不到并不代表没有,日本的下水道井盖一般都埋在了沥青路面下面,从而保持路面的整洁。
可能有的朋友就说了,那这样的话怎么排水呢?细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主干道的排水实际上是在路面两侧。在马路路面的左右两端(接近人行道的位置)每隔几米就有一个长方形的栅栏形状的井盖,这种井盖被称为“道路雨水过滤篦子”,篦子下面就是小型的排水沟。车道上的积水最后都会流入排水沟内,排水沟和沥青路面下的地下排水井是相连的,积水会经排水井最终流入大型地下水道系统。
而在非主干道、非车道上,尤其是住宅区内的道路上,则会经常见到下水道井盖。人们还会对井盖进行美化涂鸦,五颜六色、图案丰富,已成为日本一道特有的风景。
为什么国内的马路上会有这么多的井盖?
其实这个主要还是历史遗留问题,因为当时的城市规划没有预料到今日中国的发展如此之快,私家车的数量如此之多。
目前城市里的道路基本上都是旧道路拓宽改造,原本的下水道井盖和通讯电缆井盖都是设计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的,既不影响机动车通行,也保证了维护人员的作业安全,但是随着道路的拓宽,拓展的机动车道就占用了原本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这些原本在非机动车道的井盖理所当然的就被“挪到”了路中间,这本身就是很无奈并非故意而为,如果非要把井盖移到非机动车道,那么整个排水系统就要重做,还有的井是通讯光缆节点,连通讯光缆也要重新铺设,整个工程费时、费力、费钱!
可以看看现在新铺设的新道路,下水道和通讯用的井都是设在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上的。
再加上现在很多城市把高空的电力,电信,网通,移动,广电,交管等部门的线路移到地下,大家不可能一起施工,今天你设个检查井,明天它一个检查井,绿化带就那么大,甚至没有绿化带,马路都不够分的,而且这些部门也不太可能共用一个检查井,原因你知道的,所以造就了今天的情况。除非辖区*府基建部门统一协调统一行动,市*设计部门前期预留公用管线空间,但是这事不太可能实现,大部分部门自己当届*府领导班子只会考虑任期内的建设,而不会考虑继任者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