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旅游资料英译的规范化研究
陕西省每年都会吸引一大批旅客去往西安进行旅游和参观,尤其是西安的兵马俑遗址更是游客的必到之处。从兵马俑博物馆成立至今的30多年来,总共接待了6000多万人次的旅客。文章主要介绍了旅游资料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并指出了旅游资料英译的规范化的措施。
中国论文
陕西曾经是历史上的万长城是,是经济文化社会*治的重心,也是中华文明的源泉之一,拥有者丰富的文化历史遗迹。其中,2010年“十一”*金周,有将近27万多人次来到兵马俑博物馆进行参观,增长率达到了47%,成为了有史以来最火爆的“十一”*金周。然而,陕西省旅游资料在翻译的时候并不和规范,出现大范围的错误和不适当。翻译错误的问题并不是最严重的,更重要的是它给国际游客传达了一个错误的名胜古迹的内涵、背景和意义,对陕西的旅游形象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一、旅游资料翻译中语言和文化的差异
旅游资料的翻译的职责是将中文资料翻译成英文使其符合外国友人的阅读习惯和审美情趣,帮助游客更好的浏览旅游景点。但是,汉英两个语言体系的差异巨大,有着不同的起源、发展历史、结构等;此外,由于中西两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完全不同,导致两国的游客在认知、审美等过程中都有着不同。因此,汉英两种语言和文化有着完全不同的特质。
(一)语言结构
在言语的风格的审美过程中,中文展现的是华丽而英文展现的是简洁,汉语旅游材料整体上充满了文采,华丽的辞藻加上丰富的修辞手法使得汉语言常常展现出对偶、排比、成语等形式,使得文字阅读起来更为抑扬顿挫、形意皆美、文采洋溢,给人丰富的审美的情感。
反之,英语旅游资料的风格就显得简约的多,结构上简单并且严谨,表达上直接而通俗,目的就是传达准确的信息和含义。通常而言,在描写景物的时候通常采用的是将景物简单的罗列,只是寻求最简洁的、自然的描写和阐述,将景象的基本信息准确的传达给旅客。
(二)文化意境
中华民族在撰写旅游资料的时候讲求的是实现景物与文艺的高度、和谐统一,使人们感受到文字中蕴含着景物之美,从字里行间也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于景物的赞美之情,使具体的景象能够与主观情感之间得到某种联系,最终实现情景相融、意象协调。但是在英语写作过程中,你几乎看不到渲染这个表达手法,西方写作手法中,主客观的事物是完全分离的,因此并没有复杂的情景交融的修辞。西方文学更为重视的模仿和再现,最为纯真的描写自然之美,将人独立于自然景物之外来发表客观的表述和描写,直观明了的描写景物。
二、陕西省旅游资料英译的规范化措施
(一)增词法
增词法指的是在对旅游资料中一些牵涉到文化知识背景的翻译,如人名、朝代、历史事件等,需要在译文中对其进行单独的解释和说明,将准确的信息传达给旅客,避免产生一定的误解,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传达给全世界。例如:
原文:每年清明节,海内外的炎*子孙都来这里寻根问祖,祭拜祖先。
译文:Every year, during Qingming(Tomb-cleaning) Festival,people of Chinese origin from home and abroad come here to seek their ancestral roots and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
――*帝陵
在译文中,“Tomb-cleaning”是译者对于清明节的外加解释词,中华名族都知道清明节是祭拜先祖的日子,但是外国游客却对其毫无所知,因此译者需要对此进行一定的解释,通过“Tomb-cleaning"来使外国游客了解“清明”在中国文化中是祭扫先祖的日子和传统。
(二)删减法
在功能论者看来,如原文内容阻影响到了译文的某些功能的时候,就要对译文进行一定程度的删减和修改。译者应该预想到中文中的渲染手法会对表达功能造成怎样的影响,就要将其进行适当的删减,将文章表现的更为实在和自然,使语言表达更为干练和简洁,使外国游客读起来更加舒适。
原文:她(*河)奔腾不息,勇往直前,忽而惊涛裂岸,势不可挡,使群山动容;忽而安如处子,风平浪静,波光粼粼。
译文:It tears and boils along turbulently through the mountains and, at some place,flows on quietly with a sedate appearance and glistening ripples
――*河壶口
在这段话的翻译中就很好地使用了删减法,原句中的“群山动容”、“安如处子”、“风平浪静”、“势不可挡”等四字结构都是表达手法中丰富的辞藻的展现,但是外国游客不了解中国文学的表达方式,就会对其产生累赘的反感情绪,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将其化繁为简,最直接、自然将原文所表达的意思传递给外国游客。该译文使用将为通俗的表达方式,将“虚”和“意”删除,只剩下“实”和“境”,使*河的壮美能够吸引到更多的游客。
(三)拆译法
拆一就是将原本冗长的句子拆解成几个小部分,分别进行翻译。凡是原文句子结构和语言习惯产生冲突的地方,都可以使用拆译的手段进行。
原文:楼观台南依秦岭,北临渭河,竹林茂密,古林成荫,素有“洞天福地”之称。
译文:Louguan Temple is situated south of the Qinlin Mountain Range and north of the Weihe River. Bamboo trees spread a green blanket over the hillside and give deep shade. It enjoys the name of "an abode of immortals".
――楼观台
原文将四字短语的联用发挥到了极致,翻译时分别对四字短语进行翻译,化繁为简,简明扼要。
旅游资料翻译中语言和文化存在着语言结构、文化意境的差异,因此,我们要使用增词法、删减法、拆译法等手段实现陕西省旅游资料英译的规范化。
(作者单位:西北*法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