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绿化最好小区在哪儿?如果选择前三强,一定有安居北路新疆林业科学院家属院,这个小区,包括林科院和职工住宅楼、院内林带,大概亩,乌鲁木齐地图显示,这里呈现一片绿色,跟其他地图完全不一样,且上面显示的是一个公园,即文化公园。
很多人说,乌鲁木齐文化公园不是在会展片区吗?这个公园正在建设,亩,但是,在林科院家属院里,这一块在地图上,确实显示的是一个公园。
新疆林业科学院家属院内一排80多年的夏橡树
进入林科院家属院里面,各种参天大树,至少有七八十年,在里面行走,犹如进入一个森林公园,乌鲁木齐有好多公园号称森林公园,包括蓝天森林花苑、雅玛里克山森林公园、头屯河谷森林公园、燕儿窝古榆树公园,除了燕儿窝风景区外,其他基本都算不上森林,因为里面树小,最多也就二三十年,没有超过50年的,而林科院家属院,超过80年的参天大树,随处可见,里面遮天蔽日、随处都是高达30多米、直径四五十厘米的参天大树。
其中,一棵古老的夏橡树,有30多米高、需要两个人才能抱得住(上图),这是目前乌市最古老、最高和最大的夏橡树,有83年了,里面这样80多岁的夏橡树,还有15棵,其他夏橡树,小一点,也有20多米高,直径二三十厘米,也有不少,而老白杨树等树种,七八十年的也比较多。
夏橡古树牌子
据统计,院内有种树种,白杨树、夏橡树比较多,且“年纪”都不小。
那么,这些树谁种的?又是如何得来的?说起来,这里面大有故事,也需要提到一个人,它就是年已经过世的阿巴斯·色依提。老人出生于年,就读于和田街一所林业学校,年,作为第一批留学生,到前苏联留学,年,回国实习,带回来棵树苗和一些种子,开始选地搞林业技术和树木栽培等。
院内古树
那时候,如今的安居北路林科院家属院,是一片荒废地,距离迪化市(乌鲁木齐旧称)市中心明德路还有一定距离,即便是距离北门,也有四五公里,那时候这里地势比较高,经过阿巴斯研究,觉得适合种树,因此,他开始在这里选地,将带回来的多棵苗木和种子播种,自己和两个工人日夜养护。
后来,阿巴斯还从全国各地引进新树种,在这里种植,形成了一块占地亩的苗圃,此后,他将周围围起来,除了自己的学生(林业学校学生)和两个工人可以进入外,包括他的妻子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都不能私自进入。
阿巴斯大女儿沙布加汗·阿巴斯回忆,她和母亲经常半夜从外婆家回来,找不到父亲,院子黑灯瞎火,又进不去,一直到第二天,才知道父亲和工人在里面用牛羊粪给树木施肥,整整干了一晚上。
有80多岁的老杨树
正是阿巴斯的精心养护,并不断加大树种培育和引进新树种的力度,到上世纪60年代,从安居南路西、河滩路东、南湖西路南,形成了一大片苗圃,而阿巴斯,就是苗圃的主人。
他不仅在苗圃里科研,还经常去大学讲课,并带学生来苗圃里进行科研和实践操作,对树种进行培育和驯化,最终培育出多个新品种。而他的学生,遍布全疆各地,并走上领导管理岗位,成为新疆各地州林业部门技术骨干和领导。
年轻时阿巴斯
年,留学前苏联时的阿巴斯(中间戴帽子)
实际上,阿巴斯在前苏联留学时,有机会高薪留下来,但他毅然选择回国,从事林业事业发展和研究,曾有机会当领导,也被他拒绝了,阿巴斯的心,不在其他方面,而是在培育林业人才和新树种上,做科研上。
老年时的阿巴斯
可以说,阿巴斯是新疆林业人才的祖师级别人物,是新疆林业事业发展的开创人和奠基人,在新疆,可能说阿巴斯,没有几个人知道,但在新疆的林业界,提到阿巴斯,基本是无不知无人不晓,他不仅拿到多个大奖和高级林业师证书,也有机会到哈尔滨或全国大城市去工作,但都被他拒绝了,阿巴斯认为,新疆需要一些人来做事,需要培养更多人才,新疆的林业,才能迎来更大发展。
阿巴斯和他的学生们
几十年后,不仅阿巴斯桃李满天下,学生遍布全疆,成了各单位林业骨干,而他的苗圃,也成了重要的林业科学研究基地,到如今,新疆林科院家属院内,通过几十年种植和呵护,他种下的那些树,已经成了参天大树,也成了在乌鲁木齐市区内,一个真正的森林公园,而里面树种的古老、粗大和种类之多(种),创造了乌市小区(家属院)多个第一(绿化最好、古树最多、树木种类最多的小区)。
阿巴斯获得的各种荣誉和职称证书
这些之最,不仅是阿巴斯的功劳,也有跟他一起奋斗的学生、工人们的功劳,一个时代,甚至一个世纪过去,留下的是传奇和多个之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阿先生去世了30多年,但他留下的这些树,留下的这一片绿地,如今惠及后人们。这一代人,或者阿巴斯们,不应该被人忘记,他们那种忘我奋斗精神,应该成为后人接力奋斗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备注:阿巴斯图片由小女儿热孜万.阿巴斯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