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所有的肾病都会发展成尿毒症,有的肾病只要科学规范治疗就能避免发展成尿毒症期,病情稳定保持十几年。但有的肾病短短几年就进入尿毒症期,治疗起来很是棘手,最终只能通过肾移植或透析的方式来维持生命,生活质量大幅度下降。
为什么有的肾病患者很快发生尿毒症?
1、病理类型不一样
医学上的慢性肾病分为多种类型,病理类型达到十几种,如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和膜性肾病,还有微小病变型肾病以及IgA肾病等发展成尿毒症的可能性较低。但有的慢性肾病类型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极高,尤其是高血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等。
血压和血糖居高不下或波动过大等可直接损害肾脏,使得肾功能发生不可逆的伤害。为能延缓向尿毒症发展,还需针对性治疗,控制好血压和蛋白尿,积极治疗慢性贫血。同时去除一切会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因素,延缓病情发展。
2、不同阶段治愈率不一样
任何一种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才能受益,肾病也是如此。肾炎发病早期肾功能还没有受到损伤,科学规范性治疗就能达到临床治愈,并不会发展成尿毒症。然而达到肾衰竭阶段时,尤其是肾小球滤过率小于30,那么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就会提高,所以应积极治疗,同时防止贫血、酸中毒以及高钾血症等。
所以同一种疾病发生的阶段不一样,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也有很大的差异。总而言之,早发现早治疗,预后就越好。
3、自我康复程度不一样
疾病三分治,七分养,肾病也不例外。除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外,也要做好自我保健,尤其是饮食、作息、运动和行为习惯等。就拿饮食举例子,肾病在不同的阶段饮食上也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在液体摄入量和蛋白质含量上。
应听从医生建议合理安排饮食,遵循少盐少糖少脂的饮食原则。同时应多注意休息,避免劳心费神,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适当的体育锻炼来增强体质。
4、跟医生沟通的情况不一样
有一部分肾病患者我行我素,从来不按照医生嘱咐用药,为了省钱而不复查和随访,没有及时掌握病情恶化的症状,结果使得疾病快速发展,短短几年内发展成尿毒症。相反,定期复查和随访,多听听医生的建议,这样能更好地掌控病情,延缓疾病发展。
温馨提示
若想要预防尿毒症,应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以及尿酸等各种指标。与此同时应好生活干预,正确面对疾病,不能背负着巨大压力,也不能自暴自弃,严格按照医生嘱咐服用相关药物。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应把血压控制在/80mmhg,以免因为血压升高而造成病情恶化。另外,注意劳逸结合,拒绝熬夜,也不能吸烟喝酒,避免接触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药物和化学物质。
家庭医生在线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