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图记尿毒症患者的去与归
TUhjnbcbe - 2021/1/30 13:35:00

王磊和女儿放在床头的玩偶

年初,29岁的王磊在单位上班,因为恶心呕吐,没有食欲,视力模糊,看不清东西,医院,误以为眼部疾病,吃药治疗,总不见效,医院,最终确诊为尿*症。那天是年1月4日,刚过完元旦,在人们迎接新年的快乐中,王磊却被尿*症三个字拖入深渊。

正在透析的王磊

那时王磊的女儿刚刚两岁,父母年过五旬,因为尿*症而被公司辞退的王磊,面对每周3次,一次多元的透析费用,茫然无措,家里的父母始终不相信儿子会得尿*症,东拼西凑借来的钱把王磊送到北京治疗,在北京,一个多月的保守治疗,没有起到任何效果,肌酐反而升的更高,王磊第一医院过完春节,春节后,医生给出意见,回家透析吧。

取化验单的王磊和右侧走出透析室的家属病友

回家后的王磊,面对年幼的孩子,瞬间苍老的父母,以及昂贵的透析费用,为了不连累家人,曾想一走了之,在一个月的挣扎后,医院,开始一周三次的规律透析。为此,王磊和媳妇卖掉了他们结婚贷款的新房,剩下的钱用来补充药费,父母去城里打工,王磊则一边透析,一边去市场摆地摊,卖些小商品补贴家用。

中午11点,透析室外等候的家属和病人

在最艰难的时候,王磊把一周三次的透析改为两次,曾试过一周只透一次,在家里什么水都不敢喝,早晨5点多出摊,晚上入夜,街上再看不到行人,才收拾东西回家。一天的摆摊虽然艰辛,可当回家看到熟睡的女儿,朦胧的揉着眼睛喊爸爸时,王磊的心中充满了温暖。

正在查看透析结账的王磊

13年的时候,王磊的生活开始转机,王磊利用摆摊的钱自己补足养老和医疗的费用,血透的费用可以报销一半以上,随着女儿进入幼儿园,王磊和妻子可以有时间一起去摆摊赚钱,顾客不多时,妻子还会去做临时工,发传单等,虽然收入不多,再少的钱,也是一份希望。

每透析完一次,王磊习惯在挂历上勾上一笔

从年到年,五年的时间一晃而过,每次透析回家,王磊总习惯在挂历上勾上一笔,回过头来感叹时间之快时,却又害怕谈起逝去的时间,看到乖巧的女儿一点一点长大,是王磊最欣慰的事,可面对以后的透析道路,王磊却有点不知如何表述。

中午,安静的透析室

透析的五年里,王磊见多了透析室里病友们的喜怒哀乐,家庭的聚聚散散与悲欢离合,有人离开,也有新的病人走入,那些茫然无措的双眼,那些稚气天真的脸庞,在充满消*水味的透析室里,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尿*症透析患者,没有边界,没有年龄,没有温暖,几个冰冷的字,却戳痛着每个人心底最柔软的部分和最倔强的坚强。

送女儿上学,女儿回头说,爸爸快回去。

比之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放弃治疗,甚至永远离去的病友,王磊算是幸运的,在14年的时候,王磊一家在当地爱心志愿者和*府的帮助下,离开简陋的出租屋,住上了宽敞的廉租房,虽然面积不大,对于王磊一家来说,总算有一个温暖的家。15年的时候,女儿顺利升入小学,看着女儿每天上学放学,王磊心里很开心,只要有时间,王磊总要亲自接送女儿,看着女儿进入学校,才放心回来。

王磊生日,女儿送给爸爸的祝福

女儿是王磊的全部和家庭的寄托,看着女儿踏入校门的背影,王磊时常会招呼一下女儿的名字,虽然到了嘴边便忍住了。望着宽敞的校园,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王磊也会想,如果一切从能头再来就好了,逝去的时间无法捕捉,失去的健康,再也找不回来了。

王磊洗衣服的妻子,王磊则去厨房做饭

王磊的妻子是王磊的大学同学,二人走过了三年的同窗,11年王磊查出尿*症时,因为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为了不连累妻子,曾想过离婚,把孩子交给父母,自己一个人离开。那段时间,妻子怕他想不开,寸步不移的盯着他,一边还要照顾小女儿。

炒土豆丝,女儿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王磊的父母都是农民,已经60多了,因为王磊每月赚到钱只够透析医药的费用和女儿上学家庭开销,基本没有多余的能力赡养父母,父母独自去城里租了一间小房子,每天去劳务市场打工,并不是每天都有工作,而仅有的生活保障就是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险和每月60岁以上老人元的补助。王磊觉得自己很无用,“我能为父母为孩子做些什么?”答案只有:继续努力。

晚上透析下机晚了,妻子都会在门外等着王磊

其实,王磊算是幸运的,在他最困难的时候,有爱心人士,有公益团队,有*府救助,还有他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换来了现在的生活,虽然一切不是最好的,比之那些依旧徘徊在生死边缘渺茫无助的病友,王磊家庭和睦,女儿乖巧,父母康健,这对每一个家庭来说,都是最幸福的事情。

心情不好时,王磊习惯一个人去楼下花园坐一会儿

然而,并不是每一个透析患者都像王磊这么幸运,在王磊的透析室,在全国各地的血液净化室和那些乡村的边角里,还有很多得了尿*症,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得到正规透析治疗的患者,因为家庭,因为经济,因为地处偏远,因为各种压力,不得不选择勉强的保守和维持治疗,他们或独自生活,或依靠父母,医院,碌碌着生存和生活,绝大多数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生病,只有在面对同样的病友时,才能敞开心扉。

长期扎针缘故,透析患者胳膊上都会有这样的几个包

命运虽是如此,但他们却从来没有放弃和抱怨,就像王磊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图记尿毒症患者的去与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