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一年天没有休息的日子
清晨6:50分:白岭集镇上一片寂静,沉睡中的人们还未醒来。而白岭镇中心卫生院血透科护士长冷玲燕已经到达科室,换上工作服。
7:10分:护士丁玲燕、樊员碧也到达科室。她们三人各司其职开始准备血透仪器和材料,把仪器上管道安装就绪。
“一位血液透析患者在机器上治疗要4个小时,但前期需要评估患者内瘘功能及血管情况和准备物品和药品、检查设备、清点医用材料和药品,整个治疗要花到5个小时左右。”丁玲燕说。
7:45分:病人陆陆续续前来开始做血透。“这两天在家里又不听话,身体的水又多了,要给一个‘处分’才行。”冷玲燕在检查病人身体状况时,发现有些病人体重超标的话,就开始“批评”病人。由于尿*症患者肾脏功能衰竭,导致体入代谢产生的废物和过多的水份无法排出体外,如果不控制饮食就容易出现水肿症状,只能靠每周进行2到3次的血液透析排*。
由于一次血透所需时间长达5个多小时,患者在顺利上机后,还需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掌握机器运转情况,观察患者穿刺部位有无渗血、穿刺针有无滑脱、管路有无扭曲等异常情况。无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是致命的。从患者进入病房那一刻开始,就要密切
“一年天都可能没有休息的日子,虽然很累,但干着干着也就习惯了。”她们时常和朋友们说。
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却办法帮助患者
血透中心有22名尿*症患者。虽然,年12月我县启动尿*症免费血透救治,为患者节约了不少治疗费,但患者家庭的经济条件多数都不容乐观。多数患者都是周围乡镇边远的山区里。今年51岁的白岭镇蕉洞村卢康才有6年的尿*症病史,年近80岁的父母一个患有食道癌,一个体弱多病,妻子患有智障,儿子精神分裂,家庭欠有好几万的外债。冷玲燕和其他两位护士了解情况后,立即向院领导反应情况,争取相关补助项目。医院了解情况后,医院医疗帮扶对象,减免他的各项医疗费用,并组织全院医护人员为他捐款。
尿*症患者除了经济上的困难,大多都有对病痛的恐惧和焦虑,有时还有悲观的心态,这对治疗非常的不利。“只要规律性地做透析治疗,这病也就没那么可怕,要保持好心情,身体自然就会好。”“透析就是打个针,然后好好休息一下,没什么大不了的。”遇到这样的患者,樊员碧时常开导他们。
去年除夕夜,正在和家人吃团圆饭的丁玲燕接到科室医生卢英明的电话,病友沈四林在家突发心衰,情况紧急需要抢救。顾不上和家人吃口团圆饭和当时寒冷天气,驱车赶往沈四林家,经过简单处理后。医院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才化险为夷,等待病情稳定后,才发现大街上人们开始恭贺新年了。“我们能做的就是尽一切能力帮助患者,让他们减少痛苦。”丁玲燕说。
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是给我们最大的回报
“她们的服务态度非常好,我们非常满意。”“医院享受到这样的服务,我们心里特别高兴,感谢她们几位护士。”在今年3月29日,在医院和尿*症患者及家属的座谈会上,他们对护士们的服务水平和态度非常满意。家住全丰镇的饶秋华两个星期需要进行5次血液透析治疗。“以前去县城做透析,都是头天下午坐车到县城的,有时坐在车上心闷起来特别难受。在这里医院是一样的,尤其是这里医师和护士的服务态度非常好。”饶秋华介绍说,白岭镇离家近,家人也方便照顾,比去县城省心多了,费用节省了不少。
去年10份被查出尿*症的路口乡的冷女士,先后在医院进行血液透析,不仅路途遥远,而且不方便。去年年底,得知白岭镇中心卫生院可以为患者做血液透析后,她就转到该院来了。可令她完全没想到的是,在一个乡镇卫生院却可以和市级、医院媲美,她每次做完透析后,都会对护士们隆重地说声:“谢谢你们了,辛苦你们了!”
对冷玲燕她们来说,或许回报她们就仅仅只是一声“谢谢”或者一个微笑,但她们却已足够,因为在她们心里能减少患者一丝丝痛苦才是她们作为“白衣天使”最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