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症是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是慢性肾病的最终结果,但从肾病发展到肾衰竭并非一朝一夕的事。可45岁的马先生却突然被查出尿*症,究竟是怎么回事?
肾脏提前“报废”,都是高血压惹的祸!45岁的马先生在确诊慢性肾衰竭、尿*症期之前,也是一位具有6年病史的高血压患者。40岁不到就查出高血压,让他一度难以接受,没想到年纪轻轻就患上了“老年病”,但病还是得治。开始的时候,他严格遵医嘱服用降压药,饮食以清淡为主,再加上运动体重也慢慢降下来了,血压一直维持在/90以内。
但不过2年的时间,他在控制血压方面就开始懈怠了,虽然依然坚持每天吃药,但在饮食、运动、体重控制方面却放松下来,尤其工作比较忙,应酬比较多,基本上每天饮食都比较“重口味”,还会喝酒,体重再次回复到了之前的情况,血脂也升高了。但他感觉没有什么不适,就没有在意。
在今年年初体检时发现,血压达到/,尿常规也出现了异常,尿蛋白阳性,血常规中肌酐、尿酸等指标均超标严重,医生建议他马上入院做详细检查。
经过一系列检查,肾脏B超显示双肾萎缩,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到了10,肾功能受损打80%以上,确诊为尿*症。
为什么他竟然毫无察觉?这两方面他都忽视了
一方面慢性肾病早期比较隐匿,症状不明显,不容易发现。早期一些关键指标比如蛋白尿、血尿都会出现异常,但如果不进行体检也不易发现。
另一方面,高血压在早期会出现头晕、头痛、耳鸣、失眠等情况,比较容易发现,及时用药是可以控制的。但如果长期高血压,虽然服用降压药,但如果饮食习惯等不改善,血压依然处于较高的水平,长此以往会引起肾脏血液流通异常,造成肾脏缺血缺氧,继而引发肾小球动脉硬化,造成肾损害。
此外,长期高血压会让患者适应了较高的血压水平,及时早期控制住,后期血压升高也不会有明显的异常,就像“温水煮青蛙”,因此高血压患者除了服药、控制饮食,还要注意每天坚持测量血压,没症状不等于正常。
高血压是导致尿*症的第二位疾病因素,超过10年高血压病史的患者除了要定期测量血压,每年也要注意肾功能的检查,以防肾病的发生。除了高血压,尿*症更青睐与这三类人,也要注意:
超过10年病史的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是导致尿*症快速增长的第一位因素,长期血糖升会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异常,开始时肾脏会先出现肾小球高滤过和高灌注(肾脏血液丰富)的情况,但慢慢的随着进展,回归到正常,蛋白尿发生肾小球滤过会出现下降,肾脏血液供应不足,导致肾功能下降的发生,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发展到肾衰竭,最终发生尿*症。
并非所有糖尿病患者都会发生肾衰竭,一般长期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发生率更高,因此及时监测血糖的情况,按时服用降糖药非常关键。
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患者
比如扁桃体炎就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疾病类型之一,扁桃体反复发炎会导致体内产期链球菌感染,引起身体免疫炎症反应,从而会引发慢性肾病。如果炎症反复不能消除,导致慢性肾病进一步发展,就会有尿*症的风险。
很多人不会把扁挑体炎与肾病联系起来,炎症频发说明身体免疫系统出现了问题,肾病就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因此不可忽视。
有慢性肾病史或家族史的患者
有些患者在小时候检查出过肾炎,经治疗后好转,但在年长后复发却没有注意,导致病情恶化。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此外,如果家族中多人患肾病,应该重视每年对肾脏的检查,虽说肾病不是遗传病,但受日常生活习惯,还有基因组成方面的影响都比普通人更易发生肾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