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科室风采高血压尿毒症难治更得治
TUhjnbcbe - 2021/3/15 8:54:00

高血压是尿*症病人预测心血管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近年来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率达80%~90%,心血管疾病占终末期肾脏病死亡率的40%~50%,并且终末期肾脏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是普通人群的15倍。

高血压的症状复杂多样:部分患者无症状,仅血压波动、血压升高;部分病人出现神经症样群症状,如头晕、头痛、乏力、健忘、耳鸣、失眠等;部分患者出现并发症才被发现。

高血压的危害:

加速肾功能的恶化,导致病情进展;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力衰竭、脑出血、缺血性心脏病(急性心肌梗塞)。

透析中高血压发生机制: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2.透析液高钙。

3.高钠透析。

4.低钾。

5.降压药物被清除。

6.交感神经兴奋。

7.生活方式对透析病人高血压的影响:吸烟、紧张、焦虑、失眠、高钠饮食、运动少、肥胖等。

临床中,遇到高血压的透析患者该如何处理呢。血液净化科的医护人员会进行三个步骤,首先水钠潴留是引起患者高血压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对于容量依赖性高血压的透析患者,我院血液净化科医生会为患者进行干体质量的准确评估。所谓干体质量,是指临床上因透析超滤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体液减少、且不发生低血压时的体质量,此时患者体内基本无多余水分潴留、也不缺水,感觉舒适。该科室医护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一对一的个体化干体评估。其次,医生还会为患者制定钠盐的摄入计划,严格控制透析患者体内钠平衡。最后,我院为患者制定的一对一个性化透析计划,帮助患者始终处于最佳的容量负荷状态,确保透析患者足够的透析治疗时长。

病例分析:女性患者,28岁,高血压病史5年,一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乏力,面部水肿,出现少尿,血肌酐超过mmol/L,确诊为慢性肾衰竭。由于患者来院就诊时已是中午,检验结果出来的时间已经接近下班时间,但是考虑患者病情较重,已经在科里忙碌了一天即将下班的刘丽娜医生立刻为患者临时加透。

结束透析时,天空中月亮已经高高的挂起,还没来得及吃完饭的刘丽娜迫不及待的奔向家中,家里还有小宝贝儿在急着找妈妈,但是,她回家的步伐却那么的坚定和快乐,因为,患者已经脱离危险,病情平稳。

(血液净化科护士长任静、护士王珊、杰鑫博正在为患者测血压)

很多高血压肾衰竭患者对于自己是如何患病的原因一无所知,只是在得高血压之后,莫名其妙的便患上了肾衰竭。在这里王主任叮嘱高血压的患者,治疗方面:主要是要积极地控制血压,降血压,尤其是收缩压,尽量的控制在毫米汞柱以内;将舒张压控制在80毫米汞柱以内,应用保护肾脏的药物。

(血液净化科负责人王旭茂、副主任王洪艳、护士杨博正在查房中)

在尿*症到了无尿高钾血症的阶段,单纯的用药很难纠正,需要进行系统的透析治疗,将多余的水分以及*性物质滤出,减轻患者的症状,对于高血压引起肾衰竭,关键一点就是要平稳地控制血压,应用长效的降压药,主要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同时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杨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室风采高血压尿毒症难治更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