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系复旦大学中文系77级校友、原复旦大学澳洲校友会会长祝敏申以其祖父祝慎之教授的名义,通过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捐资万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医院“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
在国内,儿童尿*症腹膜透析治疗起步较晚,近年来虽有一定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很多地区尚未形成规模性维持性透析。随着“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的启动与实施,将通过购置自动腹膜透析机,陆续为全国10余个省份和直辖市开展贫困尿*症患儿居家透析治疗,让更多的肾病患儿得到更及时、更专业的治疗。
祝慎之与祝敏申祝慎之教授是祝敏申校友之祖父,年7月生于湖北武昌,早年留学哈佛医学院。-年任上海国立中央大学医学院(即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的前身)儿科教授兼上海医院医师。
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成立,祝慎之出任首届会长。祝慎之教授是著名的小儿科专家,也是上海近代医学界的泰斗级人物。
祝敏申校友,毕业于77级复旦大学中文系,现居澳洲,曾是复旦大学澳洲校友会会长。此次捐赠人民币万,用于支持医院“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
捐赠仪式年9月,“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捐赠仪式在复旦大学光华楼举行。捐赠人祝敏申,复旦大学*委副书记、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许征,复旦大学对外联络与发展处处长、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杨增国、医院*委书记徐虹等参加了捐赠仪式。
许征副理事长代表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与祝敏申校友签约,并颁发捐赠证书。医院*委书记徐虹代表医院感谢祝敏申的捐赠,并介绍了国内儿童尿*症的发病情况、治疗儿童尿*症的办法,以及医院针对项目制定的计划方案。
此次捐赠款不仅用于医院就诊的患儿,也将在河南、湖北、广东、北京、贵州、湖南、辽宁、山西、新疆等省份和直辖市,共计10医院开展贫困尿*症患儿居家透析治疗。
项目启动年11月,“儿童尿*症APD交流学院”首届培训会暨“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启动会在医院举行。
会上,多名肾脏病专家就儿童应用自动腹膜透析机行腹透治疗(APD)处方设定及调整、腹膜炎等并发症处理、患者教育及管理等课题进行了专业汇报和探讨。此次会议同时向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香港和台湾地区等亚太国家和地区进行全程直播。
和传统的血液透析、手工腹膜透析治疗相比,应用自动腹膜透析机行腹透治疗(APD)可使学龄儿童和青少年消除顾虑轻松上学,有利于保障儿童就学和回归社会,同时也可根据患儿的年龄、体型大小、临床需求和腹膜转运特性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模式,达到更优的透析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是国际指南推荐的儿童尿*症透析首选治疗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得到广泛应用。
由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医院牵头设立的“儿童尿*症APD交流学院”旨在搭建含亚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多中心学术交流平台,通过示范中心参访、实地带教、APD处方制定及并发症处置等临床知识再培训等形式,一带一路,携手共进,制定儿童APD治疗共识,大力推进,并优化儿童尿*症患者腹膜透析治疗,让更多患儿获得最佳的治疗。
项目进展由于发展水平不一,全国范围内尿*症患儿腹膜透析质量和预后不容乐观。很多家庭因无力购买自动腹膜透析机而仅通过手工透析维持治疗,患儿无法正常重返校园、回归社会。随着“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的正式启动,将通过购置自动腹膜透析机,不仅用于医院患儿的同时,还会陆续为全国10余个省份和直辖市推动开展贫困尿*症患儿居家透析治疗。
年底,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收到了第一笔捐赠款。根据项目计划,捐赠款项用于医院自动腹膜透析机的购置,同时企业以“购1台赠送1台”的方式予以项目慈善资助,合计购置自动腹膜透析机12台。目前,这12台自动腹膜透析机均已用于了来自于上海、浙江、江苏、安徽、河南、贵州、云南、新疆、辽宁等地12位尿*症儿童的居家透析治疗。所有患儿均坚持治疗和定期随访,有超过一半的学龄期儿童重返了校园生活。
截至年底,医院慢性腹膜透析在透患儿91例,位居国际小儿透析登记网络(IPPN)登记数据第1位,患儿透析充分性、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发生率、患儿生存率等均达国际先进水平。“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第二笔捐赠款项已于年底收到,目前已在购置第二批自动腹膜透析机中,未来,将会有更多尿*症患儿受益。
结语疾病无情,大爱无疆,以人为本、慈善为怀。“祝慎之-中国儿童尿*症透析推广项目”的成立和顺利实施,离不开祝敏申先生和医院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年,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将继续推进该项目的后续开展,将公益慈善的精神继续发扬;同时热切呼吁社会各界人士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