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中心再次以微创的方法,解决了一例艾滋病、尿*症患者腰椎感染的问题。57岁的张先生由于尿*症的原因,一周需要进行两次透析,4个月前,由于腰痛,张先生在老家做的磁共振检查提示腰椎间盘突出,起初口服药物治疗后有部分好转,但近来疼痛加重,保守治疗无效,起居困难,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于是患者来到我院寻求骨科医生的帮助。
入院以后,骨科周威力副主任医师及陈延超医生尽快安排患者进行各项检查,腰椎MRI、CT提示患者腰5骶1椎间隙有骨质破坏,请顾宇彤教授查房之后,顾教授判断该患者为腰骶椎骨质破坏,椎间隙感染可能性大,伴有明显的腰骶椎不稳,有手术指征,需要手术治疗。
(图为腰椎CT及MRI,可见腰5及骶1椎体骨质破坏)
顾宇彤教授指出,手术方案可选为侧前方小切口腰骶椎病灶清除+植骨融合短节段内固定,或者是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由于患者合并尿*症、贫血,且营养状态差,前后路联合手术时间长,出血多,创伤大,术后恢复较慢,容易引起较多术后并发症,且后路手术花费也比单纯前路手术贵很多。但前路手术较为复杂,腰5骶1间隙前方正处于腹主动脉分叉下方,想进行椎体病灶大范围清除、大段大块植骨融合及短节段固定有困难,而腰5、骶1椎体侧方有髂血管、节段血管阻挡,手术操作空间有限,稍有不慎可能出现大出血。手术中,顾教授巧妙地避开髂血管,在腰5、骶1椎体侧方成功植入2枚螺钉,后续再处理椎间隙,清除病灶,椎体侧方开槽,植入髂骨块,最后安装连接棒,固定腰5骶1。一系列操作如行云流水,手术中几乎无出血。术后当天患者即感腰痛明显缓解。
(图为手术切口及透视照片)
据顾宇彤教授介绍,腰2-腰5椎体的侧前方入路手术已比较常见,而对于腰5骶1的侧前方入路侧方置钉、病灶清除、植骨融合手术,国际上未见有其他学者报道。对于这种椎间隙感染的患者,可利用病椎进行固定,椎体侧方手术既可进行广泛的病灶清除,又可进行大段大块植骨,对于恢复脊柱前柱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这种短节段病椎螺钉固定技术,一方面可以提供可靠的稳定性,又可避免长节段固定造成的活动度降低,而且短节段固定费用低,创伤小,未来必将成为一种趋势。
顾宇彤教授专家门诊:周二下午(金山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