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治疗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
TUhjnbcbe - 2021/4/30 12:54:00

让痛风走开,把健康“吃”回来

古语有曰:“品酒*昏后,言谈知音间!”,与友人们相聚、畅谈,伴着好酒与美食,痛痛快快喝个够、大快朵颐,实乃人生一大乐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由“吃”带来的健康隐患已经越来越普遍,痛风的发病率在不断增加,并且出现年轻化的趋势。

深圳市中医曹田梅博士感叹:

“在我三十多年前刚当医生的时候,很多人,连医生都没听说过痛风病,因为当时痛风往往是外国人容易得的,中国人非常少。”而今天痛风已成流行病,而且它典型的“重男轻女”,男女发病比例差不多是20:1。

痛风是什么?痛风是由单钠尿酸盐(MSU)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

曹博士指出,痛风的特点是:第一次发作总是单侧的,不是对称的,比如两个手指关节都痛就不是痛风。而且痛风红肿得很厉害,是关节疼痛里比较剧烈的。

痛风进行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痛风发作——缓解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期关节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引发尿*症。

曹博士谈到,痛风的发展有几个阶段。刚开始一般都是尿酸高了,没感觉,也没有不舒服。接着就是急性痛风发作,过几天就会缓解,就在这一时期循环。

接着,进入痛风石及慢性关节炎,痛风性肾病期。发作缓解开始不明显,关节周围、耳朵会摸到痛风石鼓出来。病情再往下发展,会出现关节畸形,生活不能自理,甚至会引发尿*症。

痛风怎么办?首先要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痛风是“吃”出来的疾病,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营养过剩,需要通过饮食的调理来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曹田梅博士谈到,有的新发痛风者素食一段时间后,血尿酸会降到正常,有些人不用吃任何药,以后也不发生。特别是那些血尿酸高又没发作痛风的,特别适合饮食调节的指导。

肥胖者的血尿酸很难降下来,因为三大能量(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代谢进程中是相互转换的。曹博士补充,有些人吃肉已经很少了,尿酸还是没降下来,这是因为忽略了控制摄入总热量和体重。其次是注意饮食的把控。

曹博士提醒,在尿酸没降到正常值时,只吃蛋奶素食,就是每天只吃一个鸡蛋,或者一瓶牛奶,其它的全部吃素食,当尿酸已经降到正常值(umol/l以下)之后,再恢复基本正常的饮食。“减少摄入增加排出”

①少吃肉:肉汤中嘌呤更高,做饭时,把肉煮一下,把汤倒掉,再煮这些肉,可降低嘌呤含量,能少量吃一些。

②不喝酒:啤酒助湿,白酒活血,啤酒比白酒更麻烦。

③增加排出:坚持早上起床至少一杯温开水,上午10点、下午3点、6点喝,其余时间喝点茶,每天水分摄入量最少毫升,夏天毫升。

④多吃碱性食物:酸碱指的是食物吃下去在体内代谢的废物是酸性还是碱性,所有蔬菜和水果都是碱性的,对一个痛风患者还不够的话,可以服用碳酸氢钠(小苏打),碱化尿液,尿酸就容易排出体外。

⑤多运动:痛风发作时最好静养,不要运动。

⑥劳逸结合:保证每天大便通畅,不能过于劳累,保持心情舒畅。

中医对痛风治疗有明显优势

中医古代没有痛风这个病名,中医讲究辨证治疗,与病名没关系。曹田梅博士介绍,中医对痛风的治疗是湿热下注,常用的药如四妙散加味,此为利湿的主方,机理是清利湿热,用来治疗痛风效果不错。

当然,湿热是痛风的主证但不是全部,疾病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曹博士表示,有些人痛风时间长了,反倒非常怕冷,这时就不能一味地清利湿热了。一定要辨证论治,因人而异,个性化治疗。

曹田梅博士推荐利湿食疗:

玉米须、土茯苓、薏米、芡实广东人都知道湿热重了煲一点土茯苓。土茯苓是一味非常好的利湿药,也是一味不可缺少的治疗痛风的药。

常用食疗方:

1、土茯苓薏米汤解*散结,祛风通络,利湿泄浊

2、土茯苓芡实绿豆汤祛湿热,解*凉血

3、西芹炒百合滋阴润肺、补肾益肝,清心养血安神

=========END==========

明心书苑往期内容推荐

视频之《成语故事》合集

《中华德育故事》动画合集

国学养正经典读诵视频合集(请为孩子珍藏)

《道德经》解析合集

《大学》微言解析合集

《孝经》解析合集(共二十六讲)

《中庸》解析合集

《群书治要》合集(共52集)——刘余莉教授

《论语》解析合集

传统文化、正能量视频合集

《弟子规》讲解合集

《朱子治家格言》解析合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养生,养生的最高境界是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