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年新冠疫情肆虐,对全球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内医疗器械高值耗材带量采购在心内、骨科、普外等科室铺开。从二级市场上我们可以看到,国产医疗器械Top15排名较上年度有较大变化。
其一,疫情获益的医疗器械公司继续高歌猛进,无论是市值还是收入均有大幅增长;
其二,传统高值耗材企业受带量采购全面铺开影响,头部企业收入增速放缓,市值有所回落;
其三,资本仍向头部公司集聚,带量采购和疫情之下,有更强的规模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其四,不受带量采购影响的医美或偏消费属性企业亦受到资本追捧,表现抢眼。
报告将从年Top15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年报(不含IVD企业),解读医疗器械行业头部公司年的发展。
纵观上市公司年报,年市值Top15国产医疗器械上市公司中:心血管赛道相关企业5家,医美赛道相关企业2家。其中,深交所上市公司9家,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公司2家,港交所上市公司4家,15家公司中除微创医疗(.HK)外,其余14家均实现收入增长,15家公司平均增长速率高达98.3%。
截止年4月30日,根据市值排名前5医疗器械巨头分别为:迈瑞医疗(.SZ)、爱美客(.SZ)、华熙生物(.SH)、微创医疗(.HK)和健帆生物(.SZ)。其中,迈瑞医疗作为龙头,市值更是突破5,亿,稳居创业板市值第二!华熙生物(.SH)、微创医疗(.HK)、欧普康视(.SZ)、英科医疗(.SZ)市值较去年同期增长均超过%,分别为.0%、.3%、.8%和.4%。我们分析背后原因:
华熙生物依托原料平台的强大优势立体打造原料、医疗、功能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系列产品平台。除玻尿酸继续保持国产领先地位外,护肤品体量快速进入国产第一梯队,营收翻倍增长。
微创医疗尽管收入下降,但在内生外延方面依旧十分活跃,除持续推出创新产品外,也在积极分拆子业务独立上市,其中心脉医疗(.SH)登陆科创板、微创心通(.HK)登陆港交所,瓣膜、电生理、手术机器人等业务也受到资本热捧。
欧普康视作为角膜塑形镜领域龙头,依托青少年近视这一广阔市场,产品偏消费属性,不受带量采购的影响,未来业务持续高速增长可期。
英科医疗在手套等防护用品领域深耕多年,公司抓住了全球新冠疫情带来的历史机遇,业绩爆发式增长,其市值的大幅提升也在情理之中。
正文
Top1
迈瑞医疗
1.整体营收
年度,迈瑞医疗(.SZ)营收.26亿元,同比增长27.00%;毛利.60亿元,同比增长38.60%;毛利率64.97%,同比减少0.4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66.58亿元,同比增长42.24%。
2.业务营收分析
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营收47.59%):实现营业收入.06亿元,同比增长54.18%。作为国内外疫情期间需求量最大的业务领域,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中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等产品发挥了巨大作用,销量均位列国内第一,其中监护仪市占率超过50%。
体外诊断业务(占营收31.61%):实现营业收入66.46亿元,同比增长14.31%。公司加强了单机和级联仪器的布局,高端五分类血液细胞+CRP分析仪、高速生化分析仪、高速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持续实现客户群突破,为未来可持续的试剂上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医学影像业务(占营收19.96%):实现营业收入41.96亿元,同比增长3.88%。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公司推出MX及ME系列高端便携彩超产品,发布AI相关智能诊断工具。通过针对性的POC解决方案,实现在欧洲、独联体、拉美医院客户的装机,医院、医院的渗透率和覆盖率。国内市场自3月份以来已逐渐开始恢复对台式超声的正常采购,其中二、医院的恢复进度较快。
3.产品动态
年,公司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达到个,去年同期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个,年内新增个。
公司继续保证高研发投入,全年研发投入20.96亿元,同比增长27.04%,产品不断丰富。
生命信息与支持领域,主要推出了TM70遥测(1.4G)、BeneFusion输注泵中央站、BeneFusionn系列输注泵(nVP/nSP/nDS)、NB新生儿无创呼吸机、VS8/9监护仪、uMED除颤仪、4K内窥镜摄像系统、硬镜器械、R80医用桥梁式吊塔等新产品。
医学影像领域,主要推出了超声综合应用解决方案“昆仑R9、昆仑I9”、妇儿应用解决方案“女娲R9、女娲I9”、介入超声解决方案“北辰R9”、新一代便携超声MX\ME系列、专用肝纤检测Hepatus6/5肝超仪、“瑞影云++”影像云服务平台。
体外诊断领域,主要推出了三维荧光、全自动末梢血、高速CRP一体机BC-CRP系列血液细胞分析仪、实验室全自动化流水线M0以及一系列生化和免疫试剂新产品。
此外,迈瑞医疗也前瞻性布局兽用器械、骨科、微创外科等全新产品线。
截至年末,迈瑞医疗共计申请专利6,件,其中发明专利4,件;共计授权专利3,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1,件。
年CMEF,正值迈瑞医疗成立30周年。迈瑞医疗在以“与健康中国同行”为主题的全新展台上展示了多项重磅产品:A9麻醉系统(预见麻醉的下个时代)、BeneFusione系列输注工作站(高效,尽在点滴间)、Surgi·Core4K数字一体化手术室系统(全链路,真4K)、HyPixelR14K荧光内窥镜摄像系统(致真,致准)、迈瑞智检实验室(懂你所需,智检驭繁)、BC-CS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三位一体,以简驭繁)、BS-M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一触立检,体验非凡)、CL-i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双模块(至臻质稳,易检从容)、EU系列全自动尿液分析系统、“湛卢”重症专用彩超-CriusME8(重中之重,精准守护)以及MR万向锁定接骨板系统(变化有度,得心应手)。4.浩悦观点:疫情产品线趋稳,全新产品线发力
年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带来迈瑞医疗监护仪、呼吸机、输注泵抗疫产品需求的大幅提升,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产业线营收同比增长54.18%。体外诊断产线的仪器装机量显著增加,将为后续试剂销售沉淀增长。与此同时,年5月16日,迈瑞医疗以约5.45亿欧元的总价,现金收购了IVD原料行业国际知名企业HytestInvestOy及其下属子公司%的股权,此次并购将显著优化迈瑞医疗在IVD上下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随着疫情逐步稳定,预计部分产品将出现销量下滑趋势,但长期来看,迈瑞医疗在全球树立的良好品牌效应,将为其医学影像等产业线提供持续动力,疫情后销量将逐步回温,公司未来仍有较大的盈利空间。
除三大产业线外,年迈瑞医疗在兽用业务和微创外科业务的投入持续加强。兽用业务充分利用了公司三大产业线的技术储备,同时依托近年来宠物消费市场的快速发展,预期未来将成为新增长点。与此同时,微创外科业务逐步成为迈瑞的第四大业务线,全面布局硬镜、冷光源、气腹机、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等领域,目标直指微创手术整体解决方案,其即将推出的荧光内窥镜,预期将凭借其药械联动的示踪技术,实现爆发式增长。
年迈瑞坚持不断创新研发,同时海外市场实现重大突破,境外营收占比47.16%,预期未来国际化步伐将加速。
Top2
爱美客
1.整体营收
年度,爱美客(.SZ)营收7.09亿元,同比增长27.18%;毛利6.54亿元,同比增长26.55%;毛利率92.17%,同比减少0.46%。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40亿元,同比增长43.93%。
2.业务营收分析
国内医美行业快速增长,经过多年积淀公司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丰富的产品布局、完善的市场网络和营销体系,帮助公司加强在行业的领先地位,先发优势明显。
爱美客产品线包括溶液类注射产品、凝胶类注射产品、面部埋植线和化妆品4类。各部分业务占比分别为63.07%、35.56%、0.26%、1.11%。其中核心产品线溶液类注射和凝胶类注射产品同比增长分别为82.85%和-19.21%。溶液类注射产品(嗨体)在细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和独占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前期市场培育后得到机构和消费者的充分认可,增速表现迅猛。
3.产品动态
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为:Ⅲ类医疗器械系列注射用透明质酸钠产品、面部埋植线产品、衍生的品牌矩阵“伴侣型”化妆品。在医疗美容领域,公司拥有丰富的医美Ⅲ类医疗器械产品线,具有产品布局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系列透明质酸钠产品分为凝胶类和溶液类注射产品。此外,公司已经上市的医疗器械产品还有聚对二氧环己酮面部埋植线。公司仍在不断研发其他医疗美容领域的医疗产品,包括含聚乳酸用于皮肤功能性治疗的注射产品,注射用A型肉**素药品,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注射用基因重组蛋白药物等。在研产品医用含修饰聚左旋乳酸微球的透明质酸钠凝胶项目(童颜针)进入到注册申报阶段,用于去除动态皱纹的注射用A型肉**素正处于临床阶段,用于慢性体重管理的利拉鲁肽注射液正处于临床阶段。公司产品线从生物医用材料向生物医药领域扩展,在研产品呈现出梯队化布局。
4.浩悦观点:独占与前瞻性产品或成业绩增速引擎
作为国内玻尿酸产品的龙头企业,产品先发优势和领先地位明显。据统计,年公司玻尿酸产品销售数量已占国内市场26.5%份额,销售金额占比达到14.0%,中低端产品占比较高。核心产品嗨体也是目前唯一经国家药监局批准的针对颈部皱纹改善的三类医疗器械产品,也处于独占阶段,两款产品正处于高速放量期,增长迅速。
此外,公司在医美产业的布局具有前瞻性,“童颜针”产品预计年上市,肉*素、减肥纤体等产品也已处于临床阶段,有望接力玻尿酸成为支撑公司未来数年快速增长引擎。
Top3
华熙生物
1.整体营收
年度,华熙生物(.SH)营收26.33亿元,同比增长39.63%;毛利21.43亿元,同比增长42.68%;毛利率81.41%,同比增长1.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6亿元,同比增长10.29%。
2.业务营收分析
公司主要产品线有原料产品、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等。其中原料产品实现收入7.03亿元,同比减少7.55%;医疗终端产品实现收入5.76亿元,同比增长17.79%;功能性护肤品实现收入13.46亿元,同比增长.19%;综合毛利率为81.41%;销售费用同比增长.84%,管理费用同比减少11.14%;营业利润为7.57亿元,同比增长8.21%。
分地区看,中国市场营收22.27亿元,同比增长45.90%;海外市场营收4.05亿元,同比增长13.01%。
3.产品动态
公司是目前世界最大的透明质酸原料供应商,产品覆盖从原料到医疗终端产品、功能性护肤品、功能性食品的全产业链业务体系。主要产品如下:
原料产品:年公司新上市化妆品级原料产品2个,分别为超高分子聚谷氨酸钠和超活麦角硫因。
医疗终端产品:年公司推出国内首款自主研发的单相含麻透明质酸软组织填充剂,年下半年公司推出润致“娃娃针”,含有利多卡因的微交联透明质酸,适用于面部真皮组织浅层到中层注射除皱。同时,公司不断丰富其他透明质酸填充剂产品线,升级术后修复系列产品,如液体敷料、喷剂敷料等产品。公司作为瑞士RegenLab公司在中国唯一的总经销商,年公司积极开展“富血小板血浆制备用套装”产品在国内骨科、运动医学科、整形外科以及疼痛科等多科室的推广与销售。
功能性护肤品:公司依托产业链平台优势,利用在生物医药行业多年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使用吹灌封一体化技术生产出无菌、无化学防腐添加的小包装“透明质酸次抛原液”系列产品。目前,公司旗下拥有“润百颜(BIOHYALUX)”、“夸迪(QUADHA)”、“米蓓尔(MEDREPAIR)”、“BM肌活”、“润熙禾(BLOOMCARE)”、“佰奥本集(BioBurgeon)”等多个品牌系列,产品种类包括次抛原液、各类膏霜水乳、面膜、手膜、眼膜、喷雾、母婴个护、头皮护理及部分彩妆产品。
4.浩悦观点:立体构建基于原料平台系列产品闭环,支撑业绩持续增长
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原料生产商,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透明质酸全产业链平台型公司。不同于爱美客专注于纵向布局医疗类爆款产品,公司依托原料平台的强大优势立体打造原料、医疗、功能护肤品和功能性食品四大系列产品平台,紧扣医美功能属性,切入消费品广阔市场空间。商业模式上ToB、ToC兼具,以产品力为核心、加码营销体系搭建和品牌影响力建设,年护肤品体量快速进入国产第一梯队,营收翻倍增长,已成为公司最大营收来源。随着功能性食品系列陆续上市,公司四大类产品形成业务闭环,有望支撑公司未来数年业绩持续快速增长。
Top4
微创医疗
1.整体营收
年度,微创医疗(.HK)营收6.49亿美元,同比减少18.2%,毛利4.36亿美元,同比减少22.7%,毛利率67.18%,同比减少3.95%,归属母公司净亏损2.23亿美元,同比减少.9%。
2.业务营收分析
微创医疗年实现收入6.49亿美元,其中22.3%来自心血管介入产品业务,31.1%来自骨科医疗器械业务,27.8%来自心律管理业务,10.6%来自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5.1%来自神经介入产品业务,2.3%来自心脏瓣膜业务,0.7%来自外科医疗器械业务。由于海内外各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疫情影响,整体收入同比下降18.2%。即使在疫情的影响下,微创医疗旗下大动脉及外周血管介入产品业务、神经介入产品业务和心脏瓣膜业务仍实现了收入的快速增长,分别同比提升40.9%、17.5%及.4%(剔除汇率影响)。
3.产品动态
年,微创医疗的研发项目取得丰硕成果,共有30款产品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注册证,2款产品进入绿色信道。自绿色通道建立以来,截至年末,集团共有二十款产品获批进入绿色通道,连续六年在医疗器械行业排名第一。国际市场上,集团已有4项产品获得FDA批准,14项产品获得CE批准。
4.浩悦观点:“集团*”声势浩大,业务线分拆亟待业绩表现
和国产大多数品牌深耕特定领域不同,近年来微创医疗布局广泛。微创集团凭借较为成熟的研发体系、法规平台、品牌影响和融资能力,投资了多款高端医疗器械,整合国内外数十家公司运营,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微创集团*”。
微创医疗逐步分拆子业务独立上市,其中微创心脉登陆科创板、微创心通登陆港交所,微创电生理和微创机器人拟登陆科创板。各大业务也获得资本追捧,手术机器人业务获30亿元人民币融资,心脏瓣膜业务获1.3亿美元融资,骨科业务约获7,万美元融资等。
虽然微创医疗前景看好,但当下财报却并不靓丽。微创医疗内部各项业务的整合尚需时日,待其新业务逐步释放、产品线成型,成功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微创医疗有望成为国内医疗器械企业进*全球的领*企业,在资本的助力下加快追赶美敦力的发展步伐。
Top5
健帆生物
1.整体营收
年度,健帆生物(.SZ)营收19.51亿元,同比增长36.24%;毛利16.72亿元,同比增长35.48%;毛利率85.73%,同比减少0.48%。归属母公司净利润8.75亿元,同比增长53.33%。
2.业务营收分析
血液灌流器业务:(1)公司掌握吸附材料生产核心技术,并研制出适用不同病症的灌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产品的销售收入为17.30亿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88.88%,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BS)的应用原理为采用离子吸附树脂,利用适当的树脂孔径、树脂表面的正电性基团、树脂骨架的亲脂基团,实现对胆红素和胆汁酸相对选择性吸附。报告期内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产品的销售收入为9,.3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4.82%。
血液净化设备业务:(1)DX-10血液净化机:公司DX-10血液净化机可用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血液净化组合治疗方式,报告期内公司DX-10型血液净化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3,.7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83%。(2)血液灌流机:公司JF-A血液灌流机是为临床血液净化提供体外循环动力及安全监测的医疗设备。报告期内公司血液灌流机产品的销售收入为.20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0.35%。(3)FutureF20血液净化设备:公司年新取得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产品,并于年1月取得欧盟CE认证。
血液透析粉液业务:血液透析粉液产品可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和酸碱失衡,药物中*的血液透析。报告期内公司透析粉液产品的销售收入为3,.08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1.55%。
3.产品动态
年度,公司新增3个新产品III类注册证:FutureF20血液净化设备、一次性使用动静脉穿刺针、血液透析浓缩液;年初至今,公司再度新增1个新产品注册证:一次性使用血液透析管路;年重点研究开发炎症介质、免疫、胆红素、内*素、降血脂、体外循环动力类器械等系列产品。
4.浩悦观点:血液灌注领域龙头持续高增长,警惕单一产品依赖风险
健帆生物是血液灌注领域的绝对龙头,市场占有率超过80%。年健帆生物业绩增速和盈利能力均创历史新高,“优秀的产品+个性化营销”策略支撑核心产品的年终放量,公司已覆盖全国5家医院,同比增加家。分业务来看,年公司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产品收入17.3亿元,同比增长33.3%,占营收比重88.7%,其中尿*症领域为治疗刚需,公司产品临床认可度持续提升。我们认为公司业务有望获得持续高增长,仅肾病领域行业潜在空间超过70亿,随着透析患者增长和公司灌流渗透率提升,一次性血液灌流器收入会持续提升,公司也在重点开发海外市场。
对于一家医药公司,研发至关重要,健帆生物的研发费用占比仅4.14%,销售费用占比达到24%,公司处于产品推广期,依赖营销促进业绩增长。同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