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肾脏替代治疗
由于移植肾的来源有限,目前透析是大多数尿*症患者采用的方法。透析有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两种方式。
腹透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间歇性腹膜透析(IPD),日间非卧床腹膜透析(DAPD),自动化腹膜透析(APD),潮式腹膜透析(TPD),夜间间歇性腹膜透析(NIPD)等。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腹透患者用的是连续非卧床腹膜透析。连续不卧床腹膜透析(英文缩写:CAPD)每日进行3~5次换液,每次换液需要20~30分钟,除了换透析液时需要占用患者的时间,其他时间可以自由安排,做家务,接送小孩,工作……患者可以回归正常的社会活动。
腹透作为肾脏替代治疗的重要方式之一,以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花费低廉等优势被越来越多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所接受。大量的证据表明,腹透应作为终末期肾脏病的首选透析方式。在我国香港地区,80%以上的尿*症患者选择腹透治疗。腹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01
更好的保护残余肾功能。残余肾功能对尿*症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它能够排水,排*,还能够发挥内分泌功能。良好的残肾功能有利于容量平衡、血压控制、贫血纠正、营养良好,达到透析充分,降低病死率。研究发现,与血透相比,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速度更慢,更有利于残余肾功能的保护。
02
更高的生活质量。腹透是居家透析治疗,医院,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较小,具有更独立和自由的生活方式,可更大程度的回归社会。
03
对心脑血管系统影响小。腹透不通过血液,血流动力学相对稳定,不会出现血压忽高忽低。对于存在心血管或者是脑血管疾病,或者是心血管状态不稳定的患者,则可以优先考虑腹透。
04
节约医疗资源。腹透占用医疗资源较少,包括人力、空间及医疗设备等,腹透费用相对便宜。
05
发生传染病的风险小。腹透不通过血液,所以感染乙肝、丙肝、梅*等血液传播性传染病的风险低。
06
受新冠肺炎等疫情影响小。腹透患者采取居家自助治疗,类似于隔离状态,因而受到疫情的影响较小。医院的经验来看,接受腹透治疗的患者新冠肺炎零感染。在新冠肺炎防疫常态化的今天,腹透更加安全。
医院于年开展腹透以来,经过10余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开展了外科手术腹透置管、经皮穿刺腹透置管及腹腔镜下腹透置管等技术。配备专职腹透医师1名,专职腹透护士1名,兼职腹透医师4名,兼职腹透护士3名。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2人,腹透医生全部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医护人员多次在医院、医院、上海医院等国内知名腹透中心学习进修。目前医院长期腹透随访患者一百余人,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1、显著的中医特色
中医药在保护透析患者的残余肾功能、治疗腹透相关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透析效能以及长期预后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
医院在腹透的治疗中充分发挥中医特色优势,通过中药内服维护脏腑功能,促进人体内环境的平衡稳定;结合揿针、微针针刺、穴位温灸、中药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离子导入、耳穴贴压、中药硬膏热贴等中医特色治疗,在保护腹透患者残余肾功能,防治心力衰竭、肾性贫血、抑郁焦虑状态、顽固性皮肤瘙痒、不安腿、非腹膜炎性腹痛、营养不良、睡眠障碍等腹透相关并发症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2、先进的随访管理模式
腹透主要由患者居家自己完成,若患者治疗依从性不好或操作不当可引起心力衰竭、腹膜炎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良好的随访管理是腹透成败的关键。医院在腹透的随访管理中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建立了一套完善的随访模式。
(1)开发“远程智能腹膜透析随诊系统”。中心团队自主研发了一套“远程智能腹膜透析随诊系统”。该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患者居家腹透的相关数据,对腹透过程中相关的不良事件早期预警,及时发现。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使用线上线下交互式管理模式的居家腹透患者,心力衰竭、腹透相关腹膜炎、非计划返院率、ICU抢救率等不良事件与并发症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患者能接收到医护人员更及时、有效的医疗建议,从而促进建立良好的透析操作习惯,提高腹透充分性,进而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腹透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2)开展“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延续性护理是指通过一定的计划,为患者提供出院后随访和指导,可有效解决患者出院后的护理问题,以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我中心开展“互联网+”的延续性护理,使医、护、患互动更加全面和具体,可以及时发现患者腹透操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透析管道自我管理和保护情况;推送图文并茂的健康教育资料,并采用视频通话等形式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使其在操作、用药、自我管理方面更加严格和规范,医院—居家的联动管理,形成“发现问题—干预—反馈”的延续性护理模式,在降低腹透患者腹膜炎及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方面取得较好的效果。
(3)24小时咨询热线电话。医院肾病科设有专门的24小时咨询热线电话,患者在腹透治疗过程中出现任何问题可以及时联系医护人员咨询。
联系方式
24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