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眼看着血肌酐越升越高,不少肾病患者开始发慌,难道真的只能眼睁睁的等着尿*症吗?血肌酐是反应肾功能的一项指标,但仅凭肌酐的变化,就断定病情的轻重,决定是否治疗,是非常不科学的。
肌酐升高千万不要坐等尿*症!肌酐升高后意味着肾功能出现明显损害,避免病情加重,当务之急是降肌酐、修复肾功能。千万不要以为等着透析就可以了!
透析只是代替肾脏工作的一种辅助方法,虽能短暂的缓解病痛,但不能够除根肾病,长期透析治疗,会产生依赖。透析后的并发症多且严重,久而久之,还会危机生命。透析只会耗损你最后的肾功能。
那如何修复肾功能、降肌酐?这些方法都可以:
一、服用降肌酐药物
比如爱西特、尿*清、肾衰宁、海昆肾喜、开同等药物有一定的降肌酐作用,但如果长期肾功能较差,药效是比较轻微的,往往不尽人意。
另一个降肌酐的方法:肠道排*降肌酐
肠道排便的作用很大,采取灌肠的方法,加速体内肌酐的代谢;
肠道在人体发挥的作用有哪些?
、饮食中20-30%的磷,可以通过肠道排出体外,肾脏排泄70-80%。2、肠道可排泄0%的钾,肾功能下降时,排钾量会增加3-4倍。3、体内30%-40%的尿酸,可被胃肠道清除。4、肾功能下降时,肠道将代偿性降解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恢复肾功能的同时降肌酐
肌酐本身是体内的一种垃圾,正常情况下会经肾脏过滤,排出体外,达到平衡。但是当肾功能受损后,滤过能力下降,产生的肌酐不能及时排出体外,导致*素堆积在体内,检测血肌酐就会升高。
所以想要降肌酐,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恢复肾功能,提高肾小球率过滤,从表面来看,肌酐是血液“垃圾”,只要清除掉就会下降,但实际上,如果肾功能没有修复,肌酐照样会“卷土重来”,根本达不到治疗的最终目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能够更快速的直达病灶,修复部分肾功能同时达到降肌酐的目的,且不会对肾脏造成二次伤害,治疗效果更明显。
患者除了要积极的进行修复肾功能、降肌酐的治疗,要避免尿*症,还需要做好件事那就是:
防治并发症,以免加速肾功能衰竭
血肌酐升高通常意味着肾功能已损失到一半,已经发展到了肾功能不全。此时极易引发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较常发的有高血压、感染,后期还会出现贫血、高血钾症、高磷血症等,这些并发症的出现无异于“雪上加霜”。
预防这些并发症出现,肾友要做到3点:
定期检测相关指标,常测的有血压、血脂、血糖,定期的有血钾、血磷、血红蛋白等指标;
重视预防感染等可能引起并发症的因素;注意改善饮食,严格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原则,如果出现高血钾、高血磷等并发症,要限制含钾含磷高的食物的摄入。
含钾高的食物如鲜枣、香蕉、猕猴桃、蘑菇、木耳、海带、紫菜等;
含磷高的食物如种子类如西瓜子,南瓜子,还有奶酪。
血肌酐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可以说是是一只“披着羊皮的狼”,只要及时治疗,保护好肾功能,就不用担心尿*症。
END扫描